快科技4月17日消息,日前,复旦大学宣布,时隔2周,继二维半导体芯片之后,复旦集成电路领域再获关键突破。
据介绍,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通过构建准二维泊松模型,在理论上预测了超注入现象,打破了现有存储速度的理论极限,研制“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
其擦写速度可提升至亚1纳秒(400皮秒),相当于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性能超越同技术节点下世界最快的易失性存储SRAM技术。
相关成果以《亚纳秒超注入闪存》为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

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实现了存储、计算速度相当,在完成规模化集成后有望彻底颠覆现有的存储器架构。
在该技术基础上,未来的个人电脑将不存在内存和外存的概念,无需分层存储,还能实现AI大模型的本地部署。
团队将“破晓”与CMOS结合,以此打造出的Kb级芯片目前已成功流片,下一步,计划在3-5年将其集成到几十兆的水平,届时可授权给企业进行产业化。

这个是颠覆性技术。就是容量太小,先考虑做CPU缓存。如果技术成熟了,相当于当初光纤技术的革命性了。加油。
以后是光存储[得瑟]
算了吧,实现不了的技术
赶紧量产吧,量产后估计现有的电脑都没人要了。。[无奈吐舌]
量产不了,50M一大关
20年内能不能上市 这又要超存储概念了?
好多新玩意非得到国外发表?
[点赞]
快点商用啊[点赞]
先弄出来申请专利,再发表论文不行吗?
配合巴铁 科技世界不是梦[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