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查处49起教培机构违规行为,这些机构要先“哭”起来了

元化玩转趣事 2025-04-12 02:49:20

从这几天激烈的关税问题回到我们眼前的教育监管资讯,我们坚信,市场一定是有规则的,不会任由一国或者一些人为非作歹的。

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

3月27日—3月31日,4天时间,西安市教育局对该市各区进行全面整治行动。从西安市教育局官方公众号可以看到,四天累计查处了49起校外培训违规行为。

西安市教育局的行动只是一个开始,在4月9日,珠海市教育局在公众号也发布了关于校外培训清理整治工作,整治期为2025年4月8日到5月25日。

图片来源于西安市教育局公众号界面截图

从这49起的查处到珠海市教育局的清理整治,这次的市场监管行动不是闹着玩的了。

我细看了一下那几十起校外培训违规行为的处罚通报,被处罚的机构或者个人,他们所触发的违规行为大概可以分为这几种:

以个人名义违规组织开展线下学科培训证照信息不符、场所存在安全隐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发布教育培训广告广告存在虚假宣传违规行为证照不全且违规开展线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以艺术类培训名义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以自习室名义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以托育、托管、托餐名义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超办学许可范围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挂羊头卖狗肉,以某种名义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

处罚动作基本围绕约谈机构负责人,责令停止违规培训行为,退还所收费用,停止招生,还有1000元~3000元的行政罚款等来展开。

这些机构要在原来的经营范围外铤而走险地违规增加开展学科类的培训项目,说明机构已经陷入了比较严重的经营困境。如果要求按照预付费的收费标准——预收款不得超过五千且课时使用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落实,这些机构基本难以为继。

这几十起的违规行为中,艺术类的机构占比最高。曾经也有网友留言说,希望所有的限制只针对学科类培训,不要针对艺术类,特别是限制预付费额度的条款。这是不是同时在说明,艺术类的培训机构大部分已经处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呢。

但凡存在以上那些违规行为的机构,即使暂时还没有被查到,这都是在踩着红线经营,所以不要再存侥幸心理,及时整改是正途。

我的《终于来了,教育部要对教培机构动真格了》文章底下,很多人都在抱怨,“监管都是对老实人的”“无牌无证的却没有在监管范围”“有本事把跑路的机构的钱先追回来”等。

有类似言语的机构经营者将会是接下来先“哭”起来的人。

我并不是对他们的反驳表示不满,仅仅是觉得这样的陈述少了点格局。

不断对市场要求绝对公平,这是一种幼稚;经营机构只看到自己的经营成本却忽略消费者对资金安全的焦虑,这是一种自私;对监管平台的不敬畏,这是一种愚蠢。

社会一直在变,政策也随着社会进步在改变,如果因为自己在新政策下不是得益者就埋怨和追责对那些政策监管外的事项,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就像我们不可能因为90年代计划生育对二胎、三胎落实了罚款,看到现在开放三胎还给生育鼓励的政策所以要求偿还当时的罚款;

我们不可能因为现在买房一万每平方米,所以要求用刺激楼市之前的两千每平方米单价买房;

我们不可能因为自己想赚钱铺了大面积的门店,所以要求家长违反校外培训班交费规则来解决自己的现金流不足的问题,让家长既当消费者又当无偿“股东”。

规则在变,如果不适应规则,那么只会被淘汰。

今天,他们所抱怨的例如“黑机构没人管”“独立老师无证无照不进监管系统”“学校老师出来校外带班的情况多了去了”等等问题,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行动了,不符合规定的都开始被清理整治了。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私下开展校外培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的行政处分。且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可以进行监督举报。

那么,曾经抱怨的机构经营者们,你的经营结果会因为他们接受同等监管而改善吗?你的资金流后继无力的问题就能解决吗?你的教学质量就能有所提高吗?

并没有。

监管部门不会因为市场依旧存在不良经营的机构所以对你放松监管,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所以管好自己,才是持续经营下去的根本手段。

这几十起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处罚,只是整顿教培市场的开始,我们可以理解为试点城市,当该结果有效,其他城市也会快速落实查处整治。

持续深化“双减”工作,打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仅仅是开端。相当于先切除病灶,再改良系统内其他部分,例如收费规范,教学有效,这样才能让市场保持长效发展。

现在已经有机构先“哭”起来了,暂时还偷着乐的机构该复盘整理,看看证照信息是否真实可查,经营场所是否安全,经营范围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夸张销售,再看看对监管平台的使用是否落实……

上面仅仅是“面”的部分,那“里”的部分例如经营状况是否健康,教学口碑是否正积累呢?

机构铤而走险往往是因为“里”没有做好,才在“面”的部分暴露。

“黑天鹅”事件的思维告诉我,如果结果是你担不起,那么概率有多低都不该是你考虑的。所以不要再怀疑监管动作是不是“门面活”,只要真的落实监管后是你承受不住的,你就该好好合规经营。

我好像看到一束光照进了这个肮脏的教培环境里,一群疲累的学生像迎来了新生,而那些低质的商人正在逃之夭夭。

0 阅读:337

元化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