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前这位老外(上图右),是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校长Jari,他有个很中国的名字:郭尚文。人如其名,面似其心,真挚的情感有种质朴的味道。
当得知我名字里也有个“郭”字时,谈话的氛围一下子随兴并开阔起来。
Jari是一位地道的德国人,上世纪90年代来华,在四川大学攻读“汉学”硕士学位。由此在中国一呆就是了30年,工作+生活,成了一位中国通。
“我有先见之明,年轻时是中国吸引了我,我决心先学习汉语言文化。要在中国生活发展,这是第一步,也是我跟其他到中国留学的学生不同的地方”。
Jari的中国话有着浓重的北方口音,我说“不看身材,光听话,你是地道的北方人”。他大笑起来,开心地讲了这些年他在中国的一些有趣事情。
“我热爱中国,这里的机会更多。我之前在上海的同济大学工作,前两年看到德国的比科大要在海南成立中国第一家境外独立办学的高校。我非常兴奋,去年通过自荐,担任了这所大学的校长”。
“我自认为,我可能为中国,特别是海南的教育创造了一些历史,我很高兴我的明智选择”。Jari很自信,懂得把握人心,真诚的笑容会保持很久,对跨境教育有着深刻的见解。
他对身旁的一位女士(上图左)介绍:“我们关女士,是海南比科大的行政校长,南开大学的资深教授,化学专业,是海南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我们正在一起开拓新的事业”。
关校长表现出了中国女性智慧和内敛的特质,充满了传统女性美学的气息。“今年九月,学校将进驻洋浦校区,我们欢迎国内外的学子报考。目前学校在陵水的临时校区招了两届学生,海南籍的学生不多,学校对海南的学子会有部分政策倾斜”。在得知我家小朋友马上要读初中时。关校长摊开双手提前邀请:欢迎报考比科大,那时花正开哦!
此刻,我自觉地想到了Jari的老乡,德国大文豪歌德。他有句话说的很聪明:要看四周的风景,请站到屋顶上!是的,不只是比科大,考文垂大学,玛格丽女王大学,道格拉斯大学等等,好多境外大学都以各种形式在抢滩海南。

2025博鳌亚洲论坛现场
“文明以止,化成天下”。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不仅仅是异域文化或道德的互相支撑与融合,不同思想、东西理念的长期、深度碰撞,也可能会为未来的发展,找到全新的出路。
在博鳌,遇见各种朋友便是最大的收获。个人如此,海南自贸港何尝不是?
(文中图片摄影:符武平)
——2025.3.25/海南博鳌
(作者:小郭。文章发表于自贸港演义,抄袭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