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条风马牛不相及的资讯谈国际化的正确方式

博观岁月 2018-07-10 10:38:32

世界杯间隙,注意到了两条很有意思的资讯:

第一条,“中国电”走进巴西。球场上,内马尔、库蒂尼奥等人的杰出表现给巴西带来了光明;球场下,巴西的美丽山二期项目超级输电工程,让经济腾飞的巴西获得光明,打破新兴国家缺电魔咒。这也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首个在海外独立投资、建设和运维的特高压输电项目。

中国电走进巴西

第二条,有个美国小伙子在纽约做了个关于白酒的测试,结果茅台1:5败给了二锅头。接受测试的美国人并不认识两种酒,只是单纯觉得二锅头更好喝,知道两者的价格差距后更是很费解:为什么那么难喝的酒能卖这么贵?

茅台PK二锅头

这两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都涉及到了非常关键的两个字——标准。

巴西的美丽山二期项目超级输电工程,输电能力400万千瓦,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全长超过2000公里,惠及大半个巴西。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主权国家会采用别国的标准”,而中国标准已经成为世界标准!

标准,正是中国产品能否真正走向世界、征服世界的关键因素。几十年来,美国制定国内标准并将其扩散到全球的能力令其经济受益匪浅。中国若掌握不了足够的世界标准话语权,就会长期处于被动境地,中国梦也难以成为世界梦。

新时代以来,中国越发注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接轨,从高铁、核电、通信、汽车、建筑到金融乃至数据管理等一系列高精尖项目上,中国标准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然而,很多贴近百姓的日常产品上,中国标准却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比如,食品标准。

以白酒为例。白酒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的白酒,其相关标准——尤其是食品安全标准却很难与国际标准接轨。是因为中国白酒的生产水平低吗?不是,很多中国白酒的食品安全标准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实力,汾酒更是在2015年就率先发布并执行了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

我们再看看上文提到的第二条新闻。茅台之所以会在口感上输给二锅头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前者是酱香型白酒,后者是清香型白酒,做个简单的类比,前者是臭豆腐,后者是白豆腐。臭豆腐比白豆腐的口味重的多,虽然也是一味小吃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不仅口感难以令人接受,其卫生情况更是令人担忧。

茅台PK二锅头

上千一瓶的茅台,其生产成本自然也远高于几十元一瓶的二锅头,然而生产工艺上的差别,决定了茅台不仅口感不够国际化,其安全标准也不够国际化。

以茅台、郎酒等为代表的酱香白酒和以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都是采用窖池发酵,窖池主要由泥窖、石窖、砖窖等,很像是在地板上和面,干净程度自然不够;以汾酒、二锅头等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则采用地缸发酵,也就是将原料放进干干净净、用花椒水消过毒的大缸里,然后密封发酵,像是在面盆里和面。这样的发酵方式能够隔离有害细菌,避免交叉感染。

这样的工艺差别,让酱香、浓香白酒不仅口味重,且各种有害物质含量高,因此其食品安全标准自然无法与清香型白酒看齐。白酒的国内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迁就了这酱、浓香型,白酒标准的国际化之路自然会步履维艰。截止目前,也仅有清香型的汾酒执行了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

没有国际的化口感,又难以执行国际化的标准,某些酒自然会拖白酒国际化的后腿。这就是中国产品国际化的真相,很多在国内呼风唤雨的行业霸主未必能经得住国际市场考验,那些潜心研究、技术领先的企业反而会厚积薄发,成为国际化的中坚力量。

2015年,汾酒率先发布并执行了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

世界级的电脑巨头联想已经疲态倍显,甚至曾大幅亏损;中兴则深受制裁,如履薄冰。倒是早些年一直默默钻研的华为,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拥有了标准话语权,已经展现出了征服世界的潜力。这样的例子,不仅为白酒,也为所有中国产品提供了启示,技术为基,标准先行,这才是国际化的正确方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