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玩政变的马里,如何硬生生的毁掉西非

制度开门 2021-09-15 22:03:46

当地时间9月5日,几内亚首都发生军事政变。政变领导人马马迪·杜姆布亚带领士兵控制了几内亚总统孔戴。在该国电视讲话中,军政府宣布废除宪法、解散政府、关闭陆地边界。同时,军政府承诺将启动全国协商,以实现包容性和平过渡。

此前西非国家马里发生军人哗变,总统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被扣留后宣布辞职并解散政府和国民议会。军方领导人陆军上校迪奥、卡马拉等宣布成立权力过渡机构,称将在合理期限内举行新一轮选举。从当前形势看,马里现有的国内外矛盾已积重难返,即便政变得以平息,马里局势也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政治社会危机还将继续。

一、影响反恐进程

作为西非和萨赫勒地区(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地带)稳定的关键,马里此次军事政变加剧了国内政治、社会环境的动荡,其影响力也会蔓延至整个萨赫勒地区。马里地处西非内陆,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对于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但发展程度低的国家来说,政变无法有效解决矛盾,一次政变往往会引发另一次政变,从而令国家深陷政变旋涡。

马里的稳定对欧洲也有积极意义,欧盟希望保持在非洲的影响力并减少来自非洲的大量移民。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欧洲来自马里的难民人数约为16.5万,较2018年增长了近一万名。另据联合国报道,截至2020年3月,马里境内有21.8万人流离失所,加之近期的军事哗变使得马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或将引发新一轮难民危机。此外,马里是毒品、武器和人口走私活动穿越非洲到达欧洲的“枢纽”,是全球反恐的重点国家和前沿地带,此次军事政变不仅会增加该地区的暴力恐怖主义风险,还会影响萨赫勒地区、非洲以及欧洲的反恐伙伴关系,影响全球反恐行动进程。

本次军事政变虽然并未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影响程度比2012年政变要小,但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重视,联合国、非盟、欧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均对政变表示强烈谴责,呼吁尽快恢复宪法秩序。法国声明将减少与马里的军事合作。美国政府表示已中止与马里军方的军事合作,或将取消一亿美元的援助。萨赫勒五国集团(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组成,共同应对地区恐怖主义威胁)其他成员国正在考虑对马里实施制裁,并关闭了与马里的边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暂停了其15个成员国与马里的资金往来,非盟则已宣布暂停马里成员国资格。如果马里各方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宪政秩序,后续的连锁反应极有可能将其拖入更深的动乱泥淖。

目前军方正与反对派一起组建能够被认可的过渡政府,但如何在民众与国家、反对派和执政党之间保持平衡,将成为过渡政府的重要考验。此次军人哗变虽然没有改变原有的政治制度,但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局势仍将处于脆弱且动荡的状态,有专家预计目前的“无政府状态”将至少持续半年以上时间,国家权力真空将导致政党组织、部族、极端宗教派别以及恐怖组织趁机再度争夺政权。

二、经济发展面临众多不确定性。

马里经济基础薄弱,金融犯罪问题不断增多,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马里经济负债水平飙升、外国投资者日渐减少,政权更迭使原有的国际合作减少或中止,令马里目前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人民对政府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危机,对未来也没有信心。在多数民众看来,政府、议会甚至司法部门都已腐败至极,目前实行的多党制也暴露出种种弊端,政变会再次上演,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如前所述,马里此次军事政变是国内一系列综合问题不断积累所致,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与国家治理能力并不匹配。历史上马里曾发生的多次政变表明军人哗变、政府下台并不能解决马里长期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虽然1992年马里实施了多党制民主,但非洲政治文化传统中的军人干政传统没有完全消除,导致现代民主进程大打折扣。可以预见的是,即便此次马里军事政变带来了变革的机会,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痼疾,如果未来政府不能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马里难免再次陷入政变漩涡,历史将会再次上演。

过渡政府的合法性是当下军方和反对派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更大的挑战在于未来新政府。摆在未来新政府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构建有效的自主治理新模式,改善政府治理能力,降低军人干政的风险,稳定地区反恐形势,避免马里再次陷入历史的循环。

(保留所有权利,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制度开门”。资料来源:贺鉴:马里军人哗变:政治社会危机更深,世界知识2020年第18期)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