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香港城市大学是什么关系?合办高校资源一流!

有何高教 2025-02-10 13:17:42

又一所国内高校挺进亚洲前10!

在QS最新发布的2025亚洲大学排行中,香港城市大学跃升7位,进入亚洲前10名,展现了香港在“积极推动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方面的成就。同时,随着香港与内地高教合作的深入,香港城市大学也“布局”内地,设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为内地考生提供更便捷的就读港校的途径。

办学之初,港城莞以“两校一质”的特色宣告其与港城大密不可分的联系,来自后者的学科基础、教学经验与资源优势,支撑港城莞不断改进教学,以和港城大一致的学术标准、学术质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进一步向国际水平看齐。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的第六年,在此期间,电子信息、材料、大数据、机器人等产业逐渐成为大湾区对外贸易的“杀手锏”,而港城莞的学科专业设置将进一步巩固大湾区在国货“出海”中的引领地位。

通过引入港城大计算机、人工智能、材料等方面“世界领先的学科建设”资源,港城莞实现了与港城大“教学质量并无差别的教学模式”,将“亚洲第10”作为自身办学的起点。

该校现已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毕业后同时取得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将获得由香港城市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保送港城大,攻读硕士或博士。从办学质量上看,港城莞与港城大“并驾齐驱”;从未来发展上看,内地、香港皆为毕业生去处,这就让港城莞与多数内地高校直接拉开了差距。

如果我们转换视角,将港城莞与其他香港高校相比,不难发现该校在具备港校“国际化”共性的同时,也确立起更契合广大内地考生的入学机制。

在世界范围内,港城大享有“全球最国际化大学”的美誉,这一开放包容的象征也延续到港城莞,该校80%师资来自港城大,其中多数教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伦敦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在“国际化”上不输任何港校。

在招生上,港城莞2024年面向内地10个省(市),采用“高考统招+本科批”方式招生。除此之外,面向2025年招生省份的优秀高三理科学生,学校还推出“2025松山湖优才计划”,学生申请注册报名后,正常参加高考,成绩达到相应的录取分数即可入学。此外,港城莞已获得面向全国联招考试、台湾学测考试的招生资格以及国际生招生资格,未来将招收港澳台和海外优秀生源,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丰富学生群体的文化多样性。

除了在办学上利用大湾区与港成大优势资源外,港城莞也将学生的发展与二者紧密联结。

毕业生若想留在内地发展,该校附近的松山湖科学城即是为高素质人才量身打造的园区,汇聚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光源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同时这里也是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聚集地。

对有意赴港闯荡的毕业生而言,他们既可以在求学期间以交换生身份前往港城大,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保送港校读研的机会。另外,毕业生可凭港城莞毕业证书申请为期两年的IANG签证,有机会前往香港工作,符合条件者还可参与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享受香港的各项福利和政策便利。

随着内地与香港高教合作的日趋频繁,不仅展示了内地高教的国际化视野,也为更多港校赴内地办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让内地学子拥有更加多元的学习机会。对有意体验“国际化”教育的考生而言,推荐重点关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