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荷出水清于我;
庭草当风瘦可人。
——苏州半园草堂联



池塘中的荷花破水而出,那亭亭玉立的姿态,那清新脱俗的气质,远远胜过了我。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粉色的花瓣娇艳欲滴,碧绿的荷叶圆润如盘,上面滚动着晶莹的水珠,仿佛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荷花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陶醉。
再看庭院中的小草,当风拂过时,它们纤细而柔韧的身躯随风舞动,显得如此瘦弱却又惹人怜爱。那嫩绿的叶片在风中微微颤抖,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它们虽然没有高大的身躯,没有艳丽的花朵,但那份顽强与坚持,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在历史的长河中,荷花一直被视为高洁、清雅的象征。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荷花赞美有加。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到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荷花的美好品质深入人心。而小草,虽然常常被人忽视,但其生命力之顽强,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中便可见一斑。
在社会的视角下,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犹如那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坚守初心的人们,他们不被世俗的尘埃所沾染,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高尚。而庭草在风中的坚韧,恰似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努力拼搏的身影,无论遭遇多少风雨,都能顽强地生长。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荷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代表着吉祥、美好和纯洁。而小草,虽然看似平凡,却也蕴含着谦逊、低调的文化寓意。
这副对联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新雅致的意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和审美情趣。
上联:池荷出水清于我
意象解析:“池荷出水”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中荷花亭亭玉立、高出水面的画面。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纯净,常被用来比喻人品的高尚与清雅。
情感与寓意:“清于我”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以及对荷花清丽脱俗之美的赞叹。这里的“我”可能是指作者本人,也可能泛指世俗之人,意味着荷花的清雅超越了常人的境界,给人以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
下联:庭草当风瘦可人
意象解析:“庭草当风”描绘的是庭院中草木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动的画面感。“瘦可人”则形容这些草木虽不繁茂,却以其独特的姿态和韵味吸引着人的目光,展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美。
情感与寓意:“瘦可人”不仅形容了庭草的形态美,也隐含了作者对于简约、淡泊生活态度的向往。在这里,“瘦”并非贬义,而是指一种经过时间沉淀后的内敛与精致,与上联的“清”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纯净的氛围。
这对联通过池荷与庭草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高洁、淡泊生活理想的追求。上联的“清”与下联的“瘦”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外在美,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审美追求。整体上,这副对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感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