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资讯!

编辑:冀时娱乐圈3
深夜的曹庄镇四城子村,一片肃穆。路边的杨树在黑夜中轻轻摇曳,几缕月光透过树梢的缝隙,在地上洒下一片虚无缥缈的光影。

村里的居民们纷纷聚集在程野家的院子里,面容严肃。一支由十几个村民组成的喇叭队正在悲戚地吹奏着曲调婉转的小曲。

他们的唢呐声在夜空中飘荡,仿佛在为这个离世的老人哀悼。程野站在院子中央,脸上写满了哀伤。他环视着周围,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那些曾经和他奶奶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乡亲们。

突然,一阵熟悉的唢呐声由远及近地传来。程野循声望去,只见杨树林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野儿,我来晚了。"杨树林说着,便吹起了口哨,那洪亮的声音盖过了喇叭队。

其他村民们听到这动人的唢呐声,不由得静下心来聆听。杨树林吹奏的小曲在村子里回荡,就像一抹哀伤的灵魂在徘徊。程野眼眶湿润,他仿佛看到了奶奶年轻时候那张憔悴而坚韧的面孔。

是啊,那个把他养大的老人啊,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想起那些承载着温暖和艰辛的往事,他心头一阵抽痛。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只有奶奶一个人将他拉扯大。

年幼的他,整日跟在奶奶身边,学习唱曲艺小品、吹奏唢呐。奶奶就是他的亲人、朋友,更是他的启蒙老师。

尽管后来凭借奶奶所教的本事,他在艺坛上小有名气。可即便繁忙的行程再怎么操劳,他都会抽空回到这个小村,陪伴奶奶。有时和她一起在村里新建的广场跳舞,有时坐在炕头上听她讲那些关于艺术和人生的故事。

每每回忆起来,那些平凡而温馨的场景仍然让程野感动不已。可是就在前几日,这位将深深扎根在他生命中、影响了他一生的长者终究离世了。临终前她还对程野说,要好好活下去,将她毕生的心血传承下去,永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想到这里,程野泪流满面。而那边的杨树林依旧在吹奏着那缓缓淌入心间的号曲,一如他们年少时期,在村子里肆意嬉戏、尽情吹奏的日子。

大家都在一言不发地静听,偶尔用哽咽的喉音讴歌着这不平凡的一生。即便夜色将至,大家仍无人散去。因为这对老人是他们最美好的记忆,是那个艺术与才华长盛不衰的年代的一个浓缩。

翌日清晨,曹庄镇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对棚"仪式。不同的艺术家阵营分列两旁,在院中央的棚架上轮番上演着各自的精彩节目。小品、曲艺、杂技,应有尽有。

村民们簇拥而来,孩子们好奇地张望着,年长的老人挨个打着招呼。有人递给程野一个热气腾腾的粥锅。"喝口热粥吧,今天可要累坏你了。"那人说,"你奶奶活着的时候,我们都是前世的冤家。如今我们也就剩下后辈们了,真不知这'文革'时期是怎么熬过来的。"

程野默默点了点头,心中五味陆离。是啊,那些年月里奶奶和许多艺人一样,受尽了冷落和磨难。可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硬是将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而如今,一大群曾经和她朝夕相处的同路人们,被这场盛大的"对棚"仪式给团聚了。

就在人群熙熙攘攘之时,台上一位艺人突然拉开嗓门高声唱起了京剧选段。那洪亮的嗓音便如一把尖锐的刀刃,生生将沸腾的人群切开一条缝隙。

台下陡然肃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出人意料的京剧演出所吸引。那艺人模样儒雅,身穿绸缎长袍,面孔在辉映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英武非凡。

程野略一思索,这就是当年和奶奶同台演出的老了!多少年未见,他的嗓音仍旧那么惊人。话虽如此,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脸上也渐渐布满了岁月的沧桑痕迹。但他的眼神依旧如少年时般炯炯有神,闪耀着对艺术的赤诚之火。

正当大家沉浸在这铿锵有力的京剧选段中时,另一个熟悉的身影自人群中穿了出来——正是杨树林!他手持一枝羽毛扇,身姿矫健,仿佛重拾了当年的风采。

接下来,杨树林竟然开始配合着舞台上的演出,翩翩起舞!他的舞姿雍容大气,好似一位贵公子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羽毛扇一开一合,宛如游鱼翻腾,优雅动人。而那位京剧艺人则饱含深情地歌颂着人生的无常与艺术的永恒。

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仿佛就在演绎着程野奶奶年轻时的艺术生涯。台下的观众们无不心生赞叹,就连素来沉默寡言的乡亲们也被这气氛所感染,纷纷拍起了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