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吴成德,84岁去世,晚年才平反昭雪

正如历史说 2024-11-06 03:54:53

时间1953年7月27日,地点朝鲜板门店,历时三年中美朝三国终于罢手言和,并签署了一份震惊世界的停战协议,此后,中美双方便开始了战俘交换,对于被俘的美国大兵而言,这一刻算得上是光荣且欣慰,但对于被俘的志愿军来说可就不一定了。

例如一位名叫吴成德的军官就是如此,作为我军之中职位最高的被俘人员,在回到家乡后,非但没有鲜花与掌声,反倒是惹上了数不清的麻烦,他的军籍、党籍惨遭开除不说,更是没少受到街坊邻居的冷眼相待,还是直到多年之后,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国人这才收回了对他的偏见,并纷纷对这位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吴成德因何被俘,在回国之后他又遭受到了怎样的对待呢?

政治部主任

一切的根源还要从吴成德入朝作战开始说起。

1950年10月,眼看着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美军咄咄逼人已然威胁到了中国东北边境的安全,党中央和毛主席当机立断,派出数十万志愿军入朝支援,而身为六十军一八零师政治部主任的吴成德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军人,吴成德所部面临的局面堪称不容乐观,一方面是比东北更加寒冷的天气,另一方面是尚未建立起来的物资补给通道,再加上对敌人情况的不了解,众将士算得上是摸着石头过河,谁的心里也没有底,更有甚者,不少战士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倒在了异国他乡,这让主抓生活的吴成德如何能不痛心呢?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吴成德算得上是煞费苦心,又是积极联络后方送来棉衣棉被,又是带领志愿军战士四处觅食,有时候甚至白天刚刚结束一场恶战,来不及休息,晚上大家还要进山打猎、挖野菜,下河摸鱼、逮虾米,然而即便如此,众人也没有丝毫怨言,在国仇家恨面前,这些最可爱的人总会笑着说“杀一个敌人比吃一顿饱饭还要开心!”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困境中,180师迸发出了惊人的斗志,再加上吴成德的动员与鼓励,一个小小的师愣是打出了十分出色的战绩,屡次击退联合国军的攻势不说,更是打出了咱们中国军人的气魄,吓得敌人胆战心惊。

对此,组织上自然十分赞赏,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随着名声愈发显著,180师也受到了敌人的“重点关照”,例如在1951年5月的某天便是如此。

当天傍晚,吴成德所部接到命令要求他们立刻出动,负责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明知此战九死一生,但他却没有犹豫,立刻率部朝着汉江方向驶去,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伤亡,一路上他已经够小心的了,下令东拐西绕、步伐放轻,可任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敌军竟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前后方向赫然出现了两股伏兵!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直接打了180师一个措手不及,仅在第一时间,部队便伤亡惨重,所幸吴成德指挥得当,迅速组织起有效反击,这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下场。

然而,即便如此,如今的情况也依旧不容乐观,双方虽然僵持,可我军正在撤退途中,反观敌人的增援部队却正在路上,倘若不能及时突围,那180师众将士依旧难逃一死,无奈,吴成德也只能紧急召开了一场小会议,经过全体军官的一致商议后,他们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无他,只一点,那就是分散突围。

说是分散突围,其实就是打散建制自谋生路,对此,吴成德明白,一旦真的散开,部队伤亡过半是肯定的,可没办法,这已经是现在唯一的生路了。

就这样,在吴成德的安排下,一整个师分散成了一个个小组,就连师部也不例外,只不过为了掩护首长和机关干部撤离,这支小队的人数、火力要稍强一些而已,正常来说,身为政委的吴成德也该跟随师部一起转移才对,但令人感到动容的是,眼看着一众伤兵视死如归的眼神,他竟毅然放弃了活下去的最大希望,转头策马扬鞭与伤员们走到了一起。

见此情形,全师上下无不红了眼眶,那些受伤的战士更是眼中含泪,反观吴成德呢?却是毫不矫情,只见他先是举枪射杀了自己的坐骑,将大丈夫应当马革裹尸的气魄显露的淋漓尽致,随即在出发之前又坚定的说了一句:“别看我是政委,到了危急关头也该轮到我冲锋陷阵了!”

闻言,伤兵们士气大振,而一场轰轰烈烈、长达十四个月的游击战亦是自此展开了。

奋战十四月

入朝作战,战绩斐然,吴成德率领180师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岂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埋伏却让他们身陷险境,无奈,为了尽可能的保全有生力量,他也只好下令分兵,随即自己带着一队伤兵展开了突围。

话接上文,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全伤员们的生命,吴成德没有破罐子破摔,反而是精心安排了作战方针,一方面是进行分组,轻伤员带着重伤员,每组几十人,另一方面则是挑选出善于指挥的基层军官,让他们各自带队,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后,战斗亦是随之打响。

由于抱着必死的决心,这些伤员也给美军带来了不少麻烦,很多小组宁可牺牲自己、战到最后一人,也要给其他小组争取时间,而在这样伟大的精神下,也的确有一部分伤员逃了出去,但很遗憾,吴成德却是个例外。

吴成德身边带着的伤员实在太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腿部受伤根本跑不快,他们也就这样被落在了最后,等到这时,敌人的口袋早已扎紧,任他们是鸟儿亦是插翅难飞。

这时吴成德等人便面临着抉择,要知道,自打战役开始,美军就一直在劝降,又是好吃好喝,又是高官厚禄,几乎是把能开的条件都开了一遍,而在这般山穷水尽的情况下,投降其实也并不丢人,但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没有犹豫,作为一名老革命,吴成德当即作出决定,那就是效仿老一辈革命家在山中打游击。

一路上,这支不到十人的小队边打边撤,渴了就喝山间的溪水,饿了就啃树皮、吃草根,没有弹药就想方设法的从敌人身上搞,将美军弄得是不厌其烦,碍于前线激战正酣,他们还没办法派遣大部队搜山,无奈,这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吴成德等人“四处流窜”。

而这场游击战亦是整整打了一年零两个月,期间也有牺牲,或是伤病复发,或是饥寒交迫,到最后包括吴成德在内竟只剩下了三个人,当然,这一刻他们也终于走到了末路,随着中美双方的大规模战斗逐渐停息,美国人总算腾出了手,开始了一寸一寸的搜寻,并很快就找到了吴成德等人的所在位置。

眼见逃无可逃,这时的吴成德就想杀身成仁、报效国家,奈何子弹早已打空,刚想一头撞死,几个美国大兵就把他架了起来,随即押送到了位于韩国釜山的战俘营中。

其实,这时的美军并不知道吴成德的身份,看着他胡子拉碴、破衣烂衫、披头散发宛如野人的状态,敌人也只当他是一个普通士兵,如果能够一直这样伪装下去,今后吴成德的麻烦可能也会少很多,可问题往往正是出在内部,战俘营中一名180师的被俘人员为了“立功”竟直接出卖了他,现在问题就严重了。

得知吴成德居然是一位志愿军师级干部后,美军高层大喜过望,原因很简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他们俘虏的志愿军中级别最高的存在了,如果能够将其劝降,并在公开场合说几句不利于中国的话,那在舆论层面美国必将迅速占领高地,只是很显然,他们想的太多了。

被单独关押的吴成德立刻意识到了敌人的目的,随后进来几名学者模样的美国人亦是证明了他的猜想,听到对方口中不间断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他的脸色始终未变,三分讥讽七分坚毅,回应也总是那一句:“我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

一连十几次都是如此,美军高层的耐心终于被磨灭殆尽,因此在这之后,他们索性就放弃了好言相劝,转头开始了严刑拷打,白天用鞭子抽、用拳头打,晚上设置闹钟、派人捣乱不让他睡觉,夏天时将他丢到草丛里喂蚊子,冬天的时候又用一盆盆凉水上演“醍醐灌顶”。

这些刑罚虽然比不上日军的手段,奈何夜以继日、永不停歇,再加上威逼利诱,寻常人根本承受不住,但吴成德却不然,他始终在坚持,坚持着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底线,不惧威胁、悍不畏死,而幸运的是,他的坚持也总算取得了回报,到了战争末期,就连美军都不禁对他感到敬佩,在板门店停战协议签署后,几名美军士兵更是为他送来了新衣服与洗漱用品,希望他能够体面的回到祖国。

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吴成德居然一脚踢翻了对方的好意,随即冷声道:“你们以为这样做就能收买我了吗?放心,只要出去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向全世界揭露你们的罪行!”

回国之后

突围失败后,吴成德率领一队伤员在敌后展开了为期十四个月的游击作战,奈何弹尽粮绝,这才惨遭俘虏,进入战俘营,他受尽了严刑拷打,却始终一字未说,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底线,板门店协议签署后,他也总算看到了回家的希望,可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接下来他将要面对的却并非是鲜花与掌声,反倒是为期几十载的误解。

1954年6月,经过长时间的交涉后,吴成德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看到这位一脸憔悴、满身伤痕的老战友后,全体六十军的将领皆是泣不成声,组织上在查看了他的情况后亦是颇为动容,立刻就安排了最好的医院不说,更是对他表现出了最诚挚的敬意。

对此,吴成德还是比较欣慰的,他也一度认为上级一定会给到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但很遗憾,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待伤病痊愈后,他很快就被安排到了一处“归管所”内,与一众战俘们一起接受审查,内容很简单,无外乎就是被俘前后的情况,为何被俘、有无透露情报一类的问题。

闻言,吴成德皆是老老实实的回答,甚至还请来了几位同在釜山战俘营的战友给自己作证,但岂料,即便他已经复述过许多遍了,工作人员也依旧没有打消顾虑,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国人,包括东亚诸国对军人的态度都很严格,战死沙场是英雄、是烈士,可若是被俘就不同了,无奈被俘和投降被俘还不一样,前者还算是合格,要是后者那就将受到无穷无尽的唾弃。

当然也正因如此,无论因何被俘,那些被俘士兵也总会说自己是迫于无奈,甚至撒谎的亦是大有人在,组织上根本无法分辨,自然就需要仔细辨别了。

另一方面,无论吴成德因何被俘,180师在突围中损失惨重的责任他都要负很大一部分,毕竟当初分兵突围的命令是他下的,谁又能保证直接突围不会损失更小呢?

这显然是有些“事后诸葛亮”了,只要是经历过那场战役,谁都知道吴成德的决定是最正确的,但很遗憾,伤亡就是伤亡、失败就是失败,没发生的事情谁都不知道,故而吴成德最终便成为了那个“背锅人”,被开除了党籍、军籍还不算,更是直接被下放到了位于辽宁的一个农场中工作。

对此,吴成德的心里是有苦说不出,在农场劳动期间,他亦是联系到了不少180师的战友、下级,希望大家伙能为自己证明,可结果却是石沉大海,还是直到1980年,党中央下令处理冤假错案之际,这才终于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不但洗刷了他的冤屈、恢复了他的名誉,为了补偿更是给予了他军级干部的待遇。

在这之后,吴成德便带着妻子回到了山西老家,在这个生养自己的地方安度晚年,最终于1996年3月6日因病去世,享年84岁。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