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光是孙子的补习费就要一大笔,我想着反正吃喝都是和儿媳安排,我和老伴都没有花钱的地方,不如把工资卡给儿子,让他们过得宽裕点。
这是老冯的直觉,也是很多老一辈父母的真诚付出。
老冯,一个68岁的退休老人,在儿子家住了十多年,每个月的退休金有五千元。
为了减轻儿子家庭的经济负担,他决定把工资卡交给儿子。
命运往往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安排。
那天,老冯像往常一样,在小区摆摊卖煎饼。
他的老同事老安子突然来访,闲聊中提起了多年未见的好朋友容华。
容华得了直肠癌,住进了医院。
老冯立刻决定去医院探望容华,没想到这一探望彻底打乱了他心中的平静。
在医院,老冯见到了容华,看到曾经健康开朗的老友如今插满了管子,面色苍白,身旁只有他的老伴在照顾他。
这么大的事,容华都没有通知他,更令人不解的是,容华的儿女们一个都没在身边。
听容华老伴说,容华的儿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根本不愿意给他治病。
老冯大为震惊,他一直以为父母的付出,儿女都会回报,可现实却如此冷酷。
容华年轻时为了儿女呕心沥血,女儿们出嫁,他把积蓄都拿出来帮她们装修房子。
小儿子结婚,他把自己老人住的房子出手,又掏出积攒的二十万帮小儿子买了房。
如今,容华却因为经济窘迫得不到儿女的照顾。
听着容华痛苦的述说,老冯心里升起了不祥的预感。
回到家后,老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自己与容华的处境如此相似,同样为了孩子付出了一生,也把工资卡全交给了儿子。
老冯不禁开始怀疑,儿子儿媳是否真的会在自己和老伴有需要时伸出援手。
想到儿子前段时间挑剔他拿钱的事,以及儿媳对家里要求越来越高,老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他决定去银行把工资卡挂失,并重新补办了一张新卡。
他的心里再一次坚定了一个信念: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必须自己掌控经济。
几天后,儿子发现无法从工资卡取钱,焦急地打来电话。
当得知老冯挂失补办了新卡时,儿子先是愤怒,然后又试图软言劝说,甚至隐隐带着威胁。
老冯只是坚定地告诉儿子:“你们已经四十岁的人了,该独立生活了。
老冯的故事其实代表了许多中国家庭的现状。
子女依赖父母,父母为子女倾尽所有。
但这是否意味着子女就理应接管父母的经济大权呢?
或许,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付出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和理解。
对于子女来讲,不仅仅要在父母有难时伸出援手,更应从日常生活中去关心、体谅父母的感受与需求。
无论财富多少,父母晚年生活的质量不仅仅是由金钱决定的,更需要子女的关爱和陪伴。
文章终结于一个冷静却温情的思考:老年人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子女又应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不仅是家庭的课题,更是社会的课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将来,我们是否会对待父母如同我们希望子女对待我们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