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菲关系因南海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菲律宾方面又传出新动向。总统马科斯政府正在着手修改一项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关键规定,而修订内容的核心焦点指向台湾。这一举动的影响不容小觑。
菲律宾的危险赌局
近来菲律宾一反常态,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动作频频,一改过去数十年相对谨慎的姿态,展现出强硬姿态,例如派遣船只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以及在靠近台湾的区域部署导弹系统,甚至在与台湾的交往上也有新的动作,这一系列举动将菲律宾置于一个高度风险的境地。
日前,菲律宾海军船只无视中方此前的警告,执意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活动。中国海军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实施跟踪监视和警告驱离,态度明确且坚决。
菲律宾此举,意图在南海问题上展示力量,试探中方的底线,其意图显而易见。
不仅如此,菲律宾还在台湾海峡方向加快军事部署。通过与美国加强军事合作,他们在吕宋岛北部部署了包括“堤丰”导弹在内的反舰导弹系统。
这一部署的地理位置恰好扼守巴士海峡,其战略意图指向一旦台海发生冲突,可能采取行动封锁中国海军的通行。
除了军事层面的动作,菲律宾也无视中国的警告在政治上也采取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举措。
他们修订了实施30年的规定,允许菲律宾官员以“私人身份”访问台湾,不再需要事先获得外交部的批准,仅需通知菲律宾驻台北的办事处即可。
表面上菲方声称此举是为了促进经济交流,但实际上这为菲律宾与台湾方面加强联系打开了方便之门,触及了中国主权的问题。
观察人士指出,小马科斯政府之所以采取如此强硬的姿态,一个可能的动因是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缓解国内面临的一些矛盾和压力。
菲律宾风向突变?小马科斯内外交困
马科斯的支持率近期显现疲软态势,但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的公众认可度则持续攀升,这一反差给马科斯政府带来了一定的执政考量。
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正处于国际刑事法院调查的之下,这也为现任马科斯政府增添了额外的外部压力。
在此背景下,马科斯政府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姿态日趋强硬,这种转变或许并非简单的外交策略调整。将国内舆论的焦点转向外部,特别是针对与中国的争议性议题,可能被视为一种策略性的举措,旨在转移国内民众对其他问题的关注。
而美国的介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菲两国举行了历史性的、规模空前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
本次演习不仅部署了射程超过1800公里的“堤丰”导弹系统,演习内容甚至包含了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巴士海峡封锁模拟。
美国还承诺向菲律宾提供高达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加快F-16战斗机的交付进程。在美国这些实际支持的加持下,菲律宾在南海议题上的立场似乎也变得更加坚定。
这种来自外部的支持,很容易让菲律宾方面认为可以借此壮大声势,从而在与中国的博弈中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但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反应迅速而有力。
中国的强硬回应和菲律宾的困境
中国外交部近期密集发声,字字铿锵,核心就一个,台湾问题碰都别想碰,而南海主权,寸土不让。中国海军也在相关海域加强了战备巡逻,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挑衅。
针对菲律宾试图用所谓的“海洋区域法案”把中国南海岛礁划进自己版图的企图,中国直接斥之为“废纸一张”,根本没有法律效力。
除了外交和军事上的反制,中国还可能在经济上采取措施。菲律宾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很高,一旦中菲关系恶化,菲律宾经济绝对要抖三抖。
而菲律宾的冒险举动不仅激怒了中国,也让它在国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孤立。菲律宾国内很多人反对这种做法,数千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美菲军演,担心菲律宾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在东盟内部,像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也对菲律宾的举动表示担忧,认为这会破坏地区稳定,把整个地区拖入危险之中。
眼下的菲律宾,他们可能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实力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天真地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为所欲为。
但中国捍卫主权和安全的意志是钢铁般的,应对各种挑战的实力也摆在那里。悬崖勒马,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正轨,才是菲律宾唯一明智的选择。
信息来源:《菲律宾放宽菲台官员互动限制,中国专家:中方不会容忍这种挑衅行为》,环球网,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