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于2025年访美,试图说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别对俄罗斯太软弱”。
不过,这位法国总统还没出发,国内就传来了“噩耗”——法国干邑生产商集体“逼宫”,要求政府尽快解决对华出口限制,否则每月损失将超过5000万欧元。
马克龙原本想用“中国威胁论”转移特朗普的注意力,呼吁美国“别盯着欧盟,中国才是首要问题”。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由于欧盟执意对华电动汽车加税,中方果断反制,对法国白兰地征收高达39%的保证金,导致法国干邑对华月出口量暴跌一半。
更尴尬的是,法国政府此前派出的谈判团队访华,不仅没谈出结果,反而被中方“教育”了一番。
如今,国内产业界直接喊话马克龙:“别光顾着讨好美国,赶紧回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特朗普上台后,美欧关系急转直下。
美国不仅绕过欧洲与俄罗斯谈判,还威胁对欧盟加征关税,导致欧洲钢铝、汽车等行业面临巨大压力。
马克龙试图通过强化与美国的“战略一致”来换取支持,甚至搬出“今天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论调,试图将中国塑造成“共同威胁”。
但马克龙可能忘了,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软柿子”。
2024年中欧贸易额逆势增长12%,中国连续7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法国若继续执意对抗中国,最终只会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马克龙一直呼吁“欧洲安全防务自主”,但现实却很骨感。
欧盟内部在防务开支、军事采购等问题上分歧严重,就连组建3万人的“维和部队”都遭到俄罗斯强烈反对。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要求欧洲增加军费,一边又通过关税大棒削弱其经济实力,让欧洲陷入“战略自主”的幻象中无法自拔。
一边是访美压力,一边是国内产业危机,马克龙这次真的难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应该明白:中国不是敌人,而是合作伙伴。
正如中国驻法大使邓励所言:“中法关系基础牢固,前景广阔。”
若马克龙继续沉迷于“联美制华”的幻想,最终只会让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沦为美国“棋子”。
文:深度问题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