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垃圾成山,绿色物流何时能普及?

钱柳依说事 2025-01-20 11:30:58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快递业务量急剧增长。根据国家及广东省邮政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至10月,全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555.0亿件,同比增长19.9%;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00.8亿件,同比增长22.3%。这一数字背后,是数以亿计的快递包装材料被使用,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快递包装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仅给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增加了负担,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那么,绿色物流何时能普及,以缓解这一现状呢?

快递包装废弃物的现状不容小觑。以一次性包装为主的快递包装,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据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快递包装每年碳排放量超过2000万吨。这些包装物大部分在使用后被当作垃圾处理,而它们的主要材料——聚氯乙烯,降解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的污染。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及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都在积极行动,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等主办了电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业研讨会,旨在推动电商行业包装绿色化转型。会上,专家和企业代表纷纷发言,共同探讨绿色物流的发展路径。

在包装绿色化、快递减塑方面,我国头部快递企业已表现出一致的行动方向和策略。环保机构“摆脱塑缚”发布的《中国电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评价报告》显示,在包装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包装减量、循环和回收行动以及信息披露方面,主流快递企业均有所涉及,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报告评估的六家快递企业中,顺丰以各维度相对较优的表现得分远超同业,位居首位。极兔速递、中通快递和申通快递等表现也不错,得分在中上游水平。

然而,相较于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在包装绿色化转型的行动、成效及信息披露上则呈现出显著分化。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在快递包装绿色化行动中积累多年并取得一定成效,如京东、阿里巴巴和唯品会等,在评估中位列第一梯队。但一些新兴平台如拼多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等,尚未将包装议题纳入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核心议题,因此相关的行动和披露几乎空白,排名垫底。

在可循环包装的应用方面,循环中转袋已在快递企业的中转环节得到普遍使用。但在面向消费者的应用上,大多数快递企业仍处于研发、起步阶段,仅在小范围内进行投放和试点。电商平台企业中,阿里巴巴菜鸟、京东物流等在中转环节使用了循环包装,但在面向消费者的可循环包装应用方面,只有京东一家企业进行了长期探索和投入,且已具备一定规模。京东的循环箱在2023年使用量达到99.7万个,累计使用次数达7162万次,有效减少了泡沫箱等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

消费者对于绿色包装的期待也在不断提升。调研显示,超过83%的消费者表示,环保包装能提升对品牌的好感;82%的消费者愿意选择可循环快递包装,并且79%的消费者愿意签收后将包装归还到指定地点。这表明,消费者已经为绿色快递包装做好了准备,只等企业加快步伐,满足这一需求。

专家对此也持积极态度。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总工程师傅智健在电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业研讨会上表示:“绿色转型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使命。”他强调,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宣传引导工作,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发展,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基于现有信息,笔者认为,绿色物流的普及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快递包装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鼓励企业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加大对绿色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大研发投入,推广使用可循环包装,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消费者也应提高环保意识,选择使用环保包装,支持绿色物流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绿色物流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成本问题、技术难题等。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持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绿色物流的普及,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出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绿色物流的实施逐渐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物流将成为物流行业的主流模式,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重要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绿色物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