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代不停变换,每个朝代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当咱们回过头去看看古代的时候,会不会对一些看上去挺奇怪的穿着打扮产生疑问呢?就拿宋朝官员戴的那种长翅帽来说吧,两根直直的帽翅向左右两边伸出去,仿佛随时都能飞起来似的,这真的有必要吗?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正文:】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心里一直惦记着怎样才能把官员监督好。这位开国皇帝很清楚,要想让官员们从一开始就养成好的习惯,光靠道德准则那是不行的,得借助外在的强硬手段去遏制他们那些不该有的想法。就这样,他的脑子里渐渐有了一个主意——用一种特别的官帽来管着官员。
这种官帽的后面加了长长的两翅,那翅膀的长度将近一米呢,官员要是戴上了,那一举一动间这翅膀就得晃悠,也就没法私下凑一块儿说悄悄话了。赵匡胤琢磨到这儿,眼睛一下子亮了,赶忙吩咐工匠做出个样品来。大臣们瞧见后都惊到了,这帽子也太奇葩了吧!还有几个胆子大的臣子干脆直接跟皇帝说:“这长翅帽让百官戴着实在是不得劲,怕是不好推广啊。”
赵匡胤摆摆手,言辞恳切地言道:“朝纲之事颇为艰难,治理国家之法需仰仗众官员齐心协力。这长翅帽恰好能让诸位官员时刻谨记自身的职责,其言行举动都应以朝廷的利益为首要考量。而且,朕作为天子,定会率先垂范,同样会戴上长翅帽来审视朝政,和百官一道建设咱大宋的江山!”
众臣听了之后,都低下头默不作声,看样子这主意是下定决心要实施了。
消息一传开,朝廷内外都议论开了。官员们个个都在心里犯愁,这长翅帽可够他们折腾的了。还有几个挺爱闹着玩的吏员,在家里拿着帽子逗孩子,说:“爹这么戴着,像不像要飞起来的大鹏呀?”把孩子们逗得直乐。
然而,赵匡胤压根没给他们反悔的机会,第二天就正式开始推行了。
大清早,朝堂里静悄悄的,大臣们分坐在两边,全都戴着那种怪怪的长翅帽。赵匡胤走上龙椅,神情严肃,也一声不吭地把自己的长翅帽戴上了。
“朝会开启啦!”
话刚说完,大臣们就按照惯例开始禀报国家的重要事务。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他们全都格外小心地挪动着身子,就怕自己的翅膀磕碰到啥物件。赵匡胤在心里偷着乐,这长翅帽的作用还真是挺大的。
起初,朝堂上的氛围好像比平常要显得更为安宁些。然而,当首位官员的胳膊不经意间碰到了身旁的同事时,这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尴尬的模样简直没法形容。
“咳咳!”赵匡胤这么一咳,官员们这才如梦初醒,赶忙接着汇报公务事宜。
朝会结束啦,赵匡胤那叫一个高兴。这长翅帽还真挺有效,只要一直这么搞下去,他觉着肯定能让百官们适应朝堂上那种严肃、庄重的氛围。
然而呢,这好光景没持续多久,长翅帽在官场中慢慢引发了抵触情绪。
寇准当上宰相后,觉得这长翅帽特别碍事。他这人性格直,每次参加朝会时都忍不住发牢骚:“这长翅帽戴时间长了,颈椎疼得厉害,而且左右还老是容易碰到。说实在的,朝堂上办事的效率跟以前相比,那是下降了不少啊。”
赵匡胤挺犯愁的,可先皇定的规矩哪能随便改呀,也就只能应付一下:“朕明白宰相的不容易,不过治理国家得防着权力乱用,这么做是有必要的。希望宰相多担待些,自己先带个头把朝规给遵守好。”
寇准没辙,只得退朝。跟几位老朋友碰面后,他禁不住发起牢骚来:“这长翅帽可真够烦人的!从早到晚就怕那翅膀碰到啥东西,做啥事都没法专心。”
“您说得对。”老友们纷纷点头称是,“这长翅帽着实对公务效率产生了影响,先皇如此做法恐怕有些用力过猛了。”
“那就只能照着样子画了。”寇准无奈地叹道,“皇帝既然下定决心要推行此事,咱们也只好接受了。”
寇准这人正直得很,实在没法儿轻易认同这些个规矩,可到底也不方便明目张胆地违抗旨意。那咋办呢?他就只能绞尽脑汁地去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得考虑到长翅帽带来的限制。
其他官员接连表示长翅帽不太方便。有几个性子急的,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把长翅帽给摘下来扔到地上,这可把皇帝给气坏了。赵匡胤火冒三丈地说道:“你们还不自觉点!长翅帽戴还是不戴,你们自己看着办!”
官员们一听,顿时吓得脸色都变了,赶忙磕头认罪,又把长翅帽给戴上了。他们心里清楚,皇帝的权威那是绝对不能去挑衅的,只能接着忍受这遭罪,要是不这样,立马就会被降职,甚至掉脑袋。
就这样,长翅帽在宋朝官场中成了一道稀奇古怪的风景。但凡新官上任,都得憋屈着把它戴上,就算是像欧阳修那般能言善辩的人,也不得不忍受这怪异的穿戴。
欧阳修才上任没多长时间,就发觉这长翅帽着实妨碍视线,左右磕磕碰碰的情况更是避免不了。他心里暗自抱怨:臣子们穿着这样的服饰,怎么能施展出自己的本事呢?要不是皇帝执意如此,那可真是糟糕透顶!
然而上朝多次之后,欧阳修也慢慢适应了长翅帽带来的不便。只要行动时多加小心,就能防止翅膀相互碰撞。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清楚作为臣子,听从皇命是应尽的职责。
赵匡胤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长翅帽对官员的约束作用愈发微弱。有那么几个老油子,已然深谙戴长翅帽的门道,能在帽子的翅膀之间巧妙地弄出空隙,照样可以轻声嘀咕。
赵匡胤气不打一处来,这帮官员居然懂得躲开长翅帽本该起到的作用了!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他拍板决定把长翅帽的翅膀再加长些,其中一侧要达到 40 厘米,如此一来,就比原来更难以让人私下交谈了。这消息一出,百官们听闻后,一个个脸色煞白,晚上都辗转难眠。
您猜怎么着?新的长翅帽加长之后,那帮官员一个个都不知该咋办好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有那么几个反应慢的,竟然被自个儿帽子上的翅膀给绊了个跟头,这可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赵匡胤见此情形,这才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心想着这下子说悄悄话的事儿应该能解决了。
光阴似箭,赵匡胤离世后,宋神宗登上了皇位。神宗对这长翅帽很是不满,然而先皇定下的规矩着实难以轻易就给废除掉。他只得无奈地照旧施行,任凭朝中百官在一旁袖手不管。
这般日子延续了差不多一百年,一直到宋徽宗当政之时。宋徽宗登基后,雷厉风行地推行改革,把不少他觉得没啥必要的礼制都给废除了。等他瞧见朝堂上官员们脑袋上戴着那怪模怪样的长翅帽时,实在是受不了了:
“哎哟,这简直太离谱了!费了那么多时间和力气,结果啥用没有,真是让人觉得可笑至极。朕今儿个就要把这规矩给废了,你们就偷着乐吧!”
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终于能解放啦!百年来受到诸多束缚的官员们,顿时感觉压力全消,纷纷向新皇帝表示祝贺。
当晚,寝宫里闹出一场笑话来。徽宗兴高采烈地把长翅帽摘下,朝太监扔过去,嘴里还嘟囔着:“从今往后,我就是个自在的皇帝喽!”边上的才人李格非赶忙说道:“陛下您得注意举止,可别失了仪态。”徽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身为皇帝,不能这般孩子气。他赶忙咳了两声,把先前的兴奋劲儿给收了起来。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百官们只在意脑袋顶上没了负担后的轻松劲儿,把该有的庄重仪表忘得一干二净。徽宗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没表露什么,只是平静地提醒众人要注意自己的仪态,接着就按常规开始处理朝政之事了。
从这时起,长翅帽彻底在宋朝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它存续的这一个世纪,将这个时代权力至上的特性展露无遗。它只因皇帝的一个念头而出现,却让众多官员的命运走向发生了扭曲。我们着实得感叹一番,朝代不断变换,福祸难以确定,也让人看清了世间的人心叵测。
【结语】
长翅帽,就是那么一顶平常的帽子,只因皇帝的一句话便出现了,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权力和命运的涌动。它提醒着我们,体制存在的缺陷,终归是得有人去进行变革的。或许这个过程会很艰难,可最终的结果还是能让人感到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