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的军事指挥才能极为出色,战争年代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尤为出彩,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立下了大功。凭借着赫赫战功,1955年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57位开国上将当中, 不少人在红军长征之前就已经担任了师长或者团长的职务,韩先楚这一时期的最高职务却仅是营长,直到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才升任了团长。

韩先楚能征善战,为啥在红25军的职务不高呢?晋升关头曾经连续4次被卡。1930年10月,18岁的韩先楚加入了红军游击队,一年后转入河口独立团。他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很快升任排长。上级对韩先楚的表现十分满意,准备对他重点培养。就在晋升的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敌人出动重兵对独立团发动了突然袭击。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独立团被迫转移。当时韩先楚带着两名战士在外面执行任务,未能得到部队转移的消息。
等他们回到独立团原先的驻地时,部队已经转移,韩先楚三人由此和老部队失去了联系。半个月后,他们找到了鄂北道委率领的特务第4大队。当时红军的条件很差,电台有限,鄂北道委和独立团无法取得联系,也没有熟人能证明韩先楚在独立团当过排长。无奈之下,他只能从战士干起,当时他的班长是陈先瑞,还有一名战士叫刘震。

当时特务第4大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情报,侦察敌人动向,并为主力部队筹措经费和物资。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韩先楚在特务第4大队的表现也很出彩,四个月后便升任了通信排排长,这是他第二次当排长了。1932年夏季,部队抓住了几个四处打探红军消息的农民。上级领导认为这几个人很可疑,断定他们是敌人派出来的探子,来刺探红军情报的。
最后上级领导决定将这几个人处决,并交给韩先楚来执行。但韩先楚却有不同的看法。当时鄂豫皖一带参加红军的青壮年很多,由于战事紧张,加上部队经常转移,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常年无法和家人联系。一些家属思念亲人,便出来探听红军的消息。因此韩先楚认为,这几个打探红军消息的农民不一定就是敌人派出来的探子,也有可能是红军的家属。

但上级并不认可韩先楚的判断,坚持要他将这几个人处决。韩先楚的倔脾气也上来了,拒绝执行命令,结果被上级撤掉了排长的职务,来到独立师炊事班当了一名伙夫。独立师兵力有限,有重要战斗的时候,韩先楚就要上战场运送弹药并抬伤员,战斗人员紧缺的时候,还要拿枪参加战斗。几个月后,凭借着出色表现,韩先楚离开了炊事班,成了战斗部队的一名排长,这是他第三次当排长了。
不久后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一带转移。韩先楚所在的部队被留在了大别山,编入了徐海东的红25军。至此韩先楚总算告别了地方部队,进入了主力红军当中。由于敌人的围堵和封锁,红25军的物资极为缺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海东在1934年的春季率部长途奔袭罗田县城,这里是敌54师很重要的一个物资仓库。

这次长途奔袭收到了奇效,红25军很快冲进城里,缴获了不少军需物资。韩先楚带领一个排,缴获了7000多个大洋。就在红军准备撤退的时候,敌人的援兵赶到了。徐海东率部边打边撤,在过护城河的时候发生了拥挤,身背银元的韩先楚被挤落到了护城河里,银元都掉进了水里。敌人追的很急,根本没有时间打捞银元。7000个大洋,对当时的红25军来说,是一笔巨款,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由于丢掉了这笔巨款,韩先楚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职务被撤销,下放到交通队当了一名普通战士。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韩先楚和战友们与一股反动民团遭遇。当时红军的武器比较缺乏,交通队没有配枪支。韩先楚急中生智,让几名战士利用地形的掩护,绕到敌人的后面摇旗呐喊,佯装主力。自己则带着剩余的战士们手持扁担向敌人冲去。

反动民团见自己身后出现了红军,还以为中了埋伏,当即拔腿就跑。靠着临危不乱和机智,韩先楚不仅摆脱了这次危机,还抓了好几个俘虏。政委吴焕先得知此事后,认为韩先楚人才难得,将他从交通队调到红75师,当了一名排长,这是韩先楚第四次当排长。此时他已经加入了红军队伍4年时间,如果不是关键时刻四次被卡,以他的军事才能来说,怕早就是团级干部了。
1934年11月,红25军离开大别山开始长征,在独树镇遭到敌人重兵围攻,韩先楚跟随政委吴焕先英勇冲锋,硬是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凭借着在这次关键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升任225团连长。之后红25军经过连续转战后进入陕南,并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1935年春季,蒋介石调集中央军,在西北军的配合下,向红25军发起进攻。

韩先楚在葛牌镇战斗中表现出色,率部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战后他升任225团第3营营长。长征到达陕北后,韩先楚参加了劳山战役、东征和西征等战役战斗,屡立战功,先是升任团长,后又升任副师长和师长,此时已经是1936年的夏季了。晋升关头连续四次被卡,光排长就干了四次,这也是韩先楚在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前最高职务仅是营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红军早期的职务再高一些,55年授衔的时候,他是有机会竞争大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