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红学无用论”这个观点到底对不对?当然不对。
应该说,对于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人来说,“红学”确实是没什么用的。不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它却是绝对有用的,不可或缺的。

实际上,对我个人而言,或者对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而言,相对论也是没什么用的。谁的日常生活用得着相对论中的理论?而且绝大多数人也不懂什么叫相对论,包括我。我也看不懂相对论的那些公式,不明白那到底是啥意思。
但是,国家却不能不花钱让人们去研究相对论。相对论、量子力学这些东西,必须得有人要搞。尽管有可能一千年之内都用不上它,它都不会产生什么经济效益,但是你也得搞。这就是科学的重要性。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深入思考它们,就会愈发感到敬畏和赞叹,这便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所说的就是大自然的奥秘与人性的隐秘这两样事情。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与发掘人性的隐秘,都是完全无聊的事情,因为绝大多数人都用不着啊。大家只要凭借着本能去活着好了,同样也可以活得很不错的。哪怕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只要他运气好一些,完全可以幸福地渡过一生。

但是,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就不能这么稀里糊涂地活着了。人类是必须要探索的。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哲学家、文学家与艺术家。
我们需要把根本就不会去的宇宙空间探索清楚,也需要把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挖掘殆尽。
探索宇宙是科学家的事,探秘人性是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事。
(二)
苏联大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就是一种探秘深层次人性的工具。
越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就越是能够深入人类的内心世界,挖掘人类的潜意识。
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让人看不懂,看不下去,但是这也很正常。因为它探索人性已经到了非常深刻的层次,显然就是思考能力比较差的普通人所看不懂的。
像《百年孤独》这样的书,我也看不懂。但是这并不妨碍这本书的伟大,因为它就像相对论一样,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巅峰之作,也是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曹雪芹的思想非常深邃,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顶峰,现代也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红楼梦》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尽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毫无意义。
(三)
诚然,在“红学”研究中,也会鱼龙混杂。特别是到了网络时代,也有一些人为了追求流量,吸引眼球,搞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以博取轰动效应。但是,这也不能够成为取消“红学”的理由。
不仅中国有“红学”,国外同样也有专门研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等大作家的专门学科。同样也是投入大笔的经费,同样也是各种专著汗牛充栋。难道世界各国的政府都是吃饱了撑的,都傻乎乎地往没用的领域里面投钱?

当然不是这样,不可能全世界的政府都犯傻。因此,“红学”就像“莎学”、“托学”、“雨果学”等等一样,都有存在的必要。
现在,有一些学理工的人特别傲慢,总是宣扬文科无用论,“红学”无用论只不过就是文科无用论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罢了。对于这样的人,我想说,他一定是没有理解康德的那句话,甚至于,他可能都没有听说过那句话。
红学对普通人当然没有用!但对红学家可是大大的有用,可以获得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