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迎来终审判决,法院维持一审结果,认定男方构成强奸罪获刑三年。这场持续两年的纠纷,用血淋淋的教训提醒所有人:亲密关系中的尊重与法律底线不容践踏。
2023年5月1日,本该是席某和吴某人生中最甜蜜的日子。两家人在婚介所牵线下相识三月便火速订婚,婚宴上男方按习俗送上10万彩礼和钻戒,还签下"婚后加名"的承诺书。可就在当晚,准新郎将手铐般的"婚约"变成了真正的手铐。
监控显示,婚宴结束后,席某强行将未婚妻拖进电梯。在装修中的婚房里,女方多次明确拒绝性要求,甚至点燃窗帘求救,却仍遭暴力控制。事后吴某身上布满淤青,提供的录音证据中清晰记录着男方的犯罪自白。尽管席母坚称"订婚后发生关系天经地义",但法律只看事实:暴力痕迹、求救证据与医学鉴定形成完整证据链。
案件最受争议的10万彩礼,女方早在案发后就退还婚介所。法院两次通知男方领取,席家却始终拒收,试图制造"骗婚"假象。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舆论从最初的"同情男方"转向深思。
席母的种种操作更令人咋舌:将眼罩说成内衣,曝光受害人隐私,在网上散布谣言。这些行为不仅没帮到儿子,反而暴露了其家庭漠视法律的态度。相比之下,女方坚持走法律程序、及时退还财物的做法,获得了司法机关的认可。
"都订婚了还算强奸?"这个质疑暴露出危险认知。律师明确指出:亲密举动不等于性同意,恋爱关系更不是犯罪挡箭牌。就像电梯里的拥抱不能代表女方愿意发生关系,过往的亲吻也不能成为施暴借口。
法院特别强调三点:
1. 是否违背意愿只看发生关系时的态度
2. 暴力胁迫手段不以造成身体伤害为前提
3. 生理特征(如处女膜完整)不能否定犯罪事实
这些判定标准彻底击碎了"订婚特权论",彰显了法律对女性权益的绝对保护。
这起案件撕开了传统婚恋观的遮羞布:
- 超六成受访男性曾误认"订婚即有性权利"
- 85后群体中,仍有34%认为"半推半就是同意"
- 农村地区"先办事后领证"陋习导致类似纠纷频发
专家提醒:亲密关系中的"停止法则"必须牢记——任何时刻只要女方说"不",就必须立即停止。就像开车遇到红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硬闯。
【结语】
这场轰动全国的官司没有赢家。男方将在铁窗中度过三年,女方则承受着终身心理创伤。但它留给社会的启示弥足珍贵:婚书不是施暴许可证,真情需要法律护航。当我们学会用尊重代替占有,用沟通替代强迫,或许才能真正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只要不同意,你特么奸一个看看,高估自己的实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