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强大进而一统六合的13位谋臣,谁的功劳大?3由余4商鞅5张仪

凝阳聊历史 2025-03-24 12:26:35
第1位 五羖大夫定基——百里奚

出身贫寒却志存高远,早年辗转多国。秦穆公听闻其贤,用五张黑羊皮从楚国赎回并重用。他在秦国推行仁政,重视农业,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使秦国粮食产量大增;还积极引入中原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摆脱落后,为秦国参与中原争霸及统一六国奠定根基。

第2位 深谋远虑辅秦——蹇叔

经好友百里奚举荐入秦,成为秦穆公得力助手。他深谋远虑,政治上协助整顿吏治、选拔贤能,让秦国朝堂风气清正、人才辈出;军事上眼光独到,秦穆公欲偷袭郑国时,他精准判断形势极力劝阻,指出长途奔袭风险,可惜未被采纳,秦军在崤山惨败,从此秦穆公愈发的重用和信任他,他为秦国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第3位 谋破西戎除患——由余

本为晋人,避难逃至西戎,对西戎风俗、地理、军事了如指掌。归秦后,向秦穆公详述西戎弱点,制定攻伐策略。秦国依计西进,征服西戎十二国,拓地千里,扩充领土资源,国力大增,还消除东进中原的侧翼威胁。

第4位 变法强秦之基——商鞅

战国杰出改革家,得到秦孝公的肯定和支持,积极推进变法。政治上,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对勤于耕织的人予以奖励,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秦国经济走向繁荣;军事方面,推行军功爵制度,提升秦军战斗力。商鞅变法让秦国从弱变强,奠定统一的制度和物质基础。

第5位 连横破纵之策——张仪

战国纵横家代表,首创连横之策。当时六国合纵抗秦,局势对秦不利。张仪靠着突出口才和敏锐洞察力,游走各国,利用各国利益矛盾和猜忌心理,以“横”破“纵”,瓦解合纵联盟,使秦国摆脱外交孤立,得以军事上各个击破。

第6位 宗室智囊建功——樗里疾

秦国宗室,足智多谋被称“智囊”。外交上,多次出使化解危机,维护秦国利益尊严;军事上战功赫赫,善于用兵,夺取魏、赵、楚大片土地,扩充秦国版图,增强秦国实力和影响力。

第7位 定汉中展宏图——甘茂

经张仪、樗里疾引荐受秦惠文王重用。才能出众,协助左庶长魏章平定汉中时表现出色。汉中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秦国占领后获得丰富资源和进攻楚国的前沿阵地,提升战略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第8位 权倾朝野强秦——魏冉

秦昭襄王时期权臣,四度任秦国丞相。极具政治眼光和军事战略头脑,掌权时积极扩充秦国势力。举荐白起为将,白起伊阙之战大破韩魏联军、鄢郢之战攻占楚国郢都,极大削弱六国军事力量;还亲自指挥秦军东进,蚕食“三晋”和楚国领土,使秦国占据上风,奠定统一的军事基础。

第9位 远交近攻之略——范雎

著名谋略家,向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战略。那时候,秦国面临复杂的外部形势,范雎认为,不要四面树敌,而应和远方的齐国等国家交好,把力量集中起来攻打邻近的韩、魏两国。秦国执行该战略,逐步蚕食六国的土地,有效规避多条战线作战,按部就班推进统一进程,成为秦国实现统一的关键转折点。

第10位 奇商相国之功——吕不韦

从商人到秦国丞相,一生传奇。任丞相时推动秦国军事扩张,攻取周、赵、卫土地,设立三川、太原、东郡,扩大版图;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汇聚诸子百家思想精华,为秦国统一后治国理政提供思想资源,从军事和思想文化层面推动秦国统一。

第11位 佐秦一统之臣——李斯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治国的重要谋士。力劝秦王嬴政抓住时机消灭六国,实现统一;统一后坚决反对分封制,主张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巩固统一;还主持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车轨等,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为大一统王朝长治久安奠定基础,影响深远。

第12位 兵家治军之范——尉缭

战国著名兵家,著《尉缭子》。军事思想强调全面认识战争,注重战略谋划和战术运用,主张以法治军,建立严格军事制度和赏罚机制提升军队纪律性和战斗力。其理念应用于秦军建设训练,为秦国统一战争胜利提供军事理论支撑。

第13位 纵横离间助统——顿弱

战国纵横家,凭借出色游说技巧和对各国局势的深刻洞察为秦国效力。六国合纵联盟威胁秦国,他周游各国,利用矛盾和利益冲突进行离间分化,破坏合纵联盟,削弱六国联合抗秦力量,助力秦国各个击破,加快统一步伐 。

0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