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华:棣花古镇的春天

悦读苑文化 2025-03-26 04:22:02

亲爱的,这里是棣花古镇,它是我亲亲的家乡。

有人纠正我说只不过是我的故乡,我是个女子,是娘家所在地。在我没出嫁前的二十多年里,它妥妥的是我的家乡,出嫁后我就是泼出去的水。可是我不这样认为。把它说成是我的故乡,就有点矫情了。近三十年来,我工作的地方离它只有20多里路,不管我来的频次如何频繁,当每次我走近它时,我的血流都欢畅,我的脚步都轻快,看啥,啥都亲,有亲人般的依恋和亲昵感。

我是它放飞的小鸟儿,飞不高,飞不远,时时逡巡在它四周的没出息的小麻雀。我的情感告诉我,我需要这样的依靠和滋养,我不想与它之间有隔阂。于是,我基本一周一次地走近它,认知它的一草一木,爱恋它,我就是它的一部分啊。

比如今天,我走近它时,明显感到了它的暖意融融、它的色彩斑斓、它的人脉涌动。

看那边,那几个泥塑的吼秦腔的老农,仰头不经意间看见了墙角盛开的不知名的整树繁盛的红艳艳的花,吼不动了。过去吼秦腔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苦焦,有太多的愤懑,有太多的无解的难题,可是那红纠纠的花儿,那么鲜活,那么明艳,那么烂漫。噢,时代不同了,周围的轻松、愉悦,给人带来了松弛感、慵懒感。噢,噢,那就先停下来,慢慢地感悟这一切,吼秦腔只作为回忆的情结吧。

抱着宝宝逛古镇的小媳妇,一边自己看着路边的种种,一边给懵懂的婴儿解说着。古镇,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走到宋金街南头,这家老板大声吆喝着,对一群走向面前的老年人说,进来尝尝,十块钱,饸络、锅盔尽饱吃,三碗五碗都行。以前路遇外地游人说过,棣花古镇景区里有十快钱管吃饱,加锅盔不加钱的饭店,不想今天就碰到眼前,不由得不对这样的店老板起了敬心。

二龙桥在两头柳条的婆娑披挂打扮下,桥体的曲线更妩媚诱人。不管从桥的东头或西头,它曲线的自然流淌,色彩的优雅淡然都恰到好处。人从上面走过,如在画中,款款的,不疾不躁的,是走在了诗里的。

辛劳了大半生的大妈、大叔们是游古镇的主力军。他们节省惯了,勤劳惯了,在春天里来古镇转转,让那积劳成疾的腰身都放松放松,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景区这么友好,这么干净,这么赏心悦目,咱也当一回城里人,只吃饭又花不了几个钱。景区是开放的景区,没有门票的。走,怂管,逛去!

这时的柳条是景区最殷切热情的导游,它们舞着,它们的疏朗之美,淡淡的,轻轻的,柔柔的,优雅而素静。

景区的花都是些什么花?我是说不全的,我只知道移动几步就会碰到几种花儿,花团锦簇,挤着,拥着,它们时时扰花了我的眼。可我高兴与它们拍照,拍照时我的心花怒放,我也成了花,我是最美的我了。

春来古镇是迅疾的,如果不是上周末我将一些花蕾拍下来,我根本不会知道,那些点点花蕾,就开成了现在这样的雪疙瘩。这么快,怕抓不住的春光,就快来看看吧,看勤快些。

多年来,腿脚不灵便的母亲要大驾亲临春光乍泄的古镇的角角落落,不容易。所以我很得意我今天说服了母亲让我推她出门四处转转。

推着坐着轮椅的母亲,缓缓移步,与她一起感知她出嫁到这里以后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古镇春天之美。风儿拂面,花影如梦如幻,看周围游人兴奋的笑脸,和着古镇里某处播放的韵律或激烈热烈或绵长悱恻或细碎絮叨的音乐,母亲的心情很好,她就像第一次与春天的古镇会面,她一会指这个给我看,一会指路边的文字给我认。东瞅西看。她走到一处就说,变了,变了,以前没有这个, 也没有这样好看。

遇到花,我就停下来,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它们的色彩、活力、神韵搅和着我周身的血液欢快流动。我给母亲也讲说着,然后愉悦的感觉涌动在我们中间和这片田野中。

在我的孩子未出生时,我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蕾蕾,是因为我实在喜欢未开花的蕾一次一次给人的鼓舞和喜悦,如小儿的拳头那么粉嫩与洁白,小拳头里握着妈妈的希冀和欢喜啊。

而春天里,这样满含希望的蕾是处处时时有。

花儿俏,柳条儿飘,一切都鲜亮、柔软、妩媚,或粉嫩,或皎白,或湛蓝,或橙黄,或是浓郁的紫。噢,都美丽,都骄傲,都饱满,生命力如海浪般汹涌澎湃。

在不远处看见了一个老伯伯,他是我娘家的近邻,他今天拄了两根拐杖,正坐在墙脚痴呆地看他的几苗菜。

记得去年秋天他还只拄一根拐杖可以行走。他当时告诉我,他85岁了,能自己做饭吃,他骄傲地说他做的饭如何好吃。那时我走近问他时,他还让我拔他菜地里的菜吃呢。我说我有呐,他有点嫌怪,我知道他是那么爱惜他的菜的。

“伯伯,天气暖和了,暖暖晒着美呢!”

“你干啥?”他疑惑地看着我。

“我还是来看我妈的,你看咱这美的。”我摘下口罩,凑近他说。

他疑惑的神情并没有变。那么说,他已经认不得我是谁了吗?村里不多的这样的老人是守护了古镇80多年的坚守者,他们老了,不想离开古镇半步,在这变化太迅猛的时代,在这变化日新月异的自己的村里,只有那几苗菜他不会忘记?他们认得的人越来越少,认得他们门前的一丁点儿土地,他们仍勤劳着,痴情恋着他们的家乡。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就是他们的下一辈人,我们是他们的延续,恳请春风给他们带来更多一些抚慰吧。

2025年3月23日晚

作者简介:刘育华,棣花古镇一个爱笑,爱阳光,爱花,爱雪的女子。

来源:临荷而立,版权属作者所有。

0 阅读:1

悦读苑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