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一边刚刚紧锁资源,一边却敞开大门,世界就是这么离谱!
中国这边才刚刚对稀土资源祭出铁腕管制,俄罗斯那边就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矿产资源送上门给美国,甚至连乌克兰东部的稀土都可能成为美俄交易的一部分。这画风,怎么越看越奇怪?

更有意思的是,这一切发生的时间点相当微妙。就在俄罗斯高调宣布愿意向美国开放稀土市场的几个小时前,特朗普在华盛顿透露了一则重磅消息——美俄之间或将达成一项重大经济合作协议。
这背后,到底是巧合,还是精心策划?
如果说国际政治是一场高智商的棋局,那么稀土无疑是中国手中最重要的“王炸”之一。

长期以来,全球稀土市场几乎被中国主导。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稀土开采量来自中国,而全球超过90%的稀土提纯和加工能力也掌握在中国手中。换句话说,世界各国即便能挖出稀土,最终还是得送到中国来处理。
但这个局面,随着中美科技战的升级,已经发生了变化。2023年8月,中国正式对镓、锗等关键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10月1日,《稀土管理条例》正式生效;2025年2月,中国更是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将钨、铋、钼、铟等资源纳入限制名单。
中国的目的很明确——不再让高科技产业链的命脉被随意掏空。

就在中国收紧资源出口的俄罗斯的画风却截然不同。日前,普京在莫斯科召开了一场关于稀土金属的会议,明确提出要将稀土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并计划在2025年启动“新材料和化学”国家项目,全力推动本土的稀土产业链建设。
但最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不仅不跟随中国的步伐,反而准备大开门户,主动向美国提供联合勘探稀土的机会,甚至包括乌克兰东部的稀土矿藏。
这到底是俄罗斯的精明算盘,还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

1.俄罗斯急需现金,卖资源换钱是最快的路子
对于俄罗斯战事拖得太久,经济上的压力已经不言而喻。虽然能源出口仍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撑,但欧美的制裁让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大幅缩水。这个时候,稀土成了一个新突破口——既能换钱,又能谋取先进技术。
相比中国早已形成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俄罗斯的稀土开采能力相对薄弱。虽然它的稀土储量全球排名第五,但每年开采量仅2500吨,远远落后于中国的24万吨。最关键的是,俄罗斯缺乏先进的开采和加工技术,导致其稀土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低。

所以,俄罗斯的算盘很简单:既然自己没法独立撑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那就干脆拉美国入局,一方面赚取急需的外汇,另一方面顺便“偷师学艺”,提升自己的产业水平。
2.乌克兰矿产被美国盯上,俄罗斯得抢占先机
就在美俄关系回暖的美国也没闲着。近期,美国已经与乌克兰达成了一项矿产协议,确保未来乌克兰本土的稀土资源收益能优先流向美国。这意味着,一旦乌克兰战后重建开始,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将大举进入乌克兰,推动矿产行业的现代化。

如果俄罗斯不赶紧行动,那么未来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美国全面掌控。
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迅速放开稀土市场,也是为了抢占先机,防止乌克兰成为美国在东欧的资源基地,把自己彻底甩在后面。
3.美俄关系微妙缓和,资源合作成为突破口
美俄这几年关系紧张,制裁、对抗不断。但政治归政治,生意归生意。2月18日,美俄高官在沙特阿拉伯秘密会谈,就乌克兰停战问题展开讨论。而就在这次谈判之后,特朗普突然释放出美俄可能达成重大经济协议的信号。

这其中,稀土很可能就是谈判桌上的筹码之一。
俄罗斯清楚,美国对稀土的需求极高,尤其是在中国加强资源管控之后,美国的供应链安全问题愈发严峻。既然美国急需稀土,那俄罗斯为何不趁机抬高筹码,换取更大的利益?
4.中国的稀土优势,依然不可撼动
尽管俄罗斯试图在稀土市场上分一杯羹,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稀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储量,更在于提纯和加工能力。而这一领域,中国依然是全球无可争议的霸主。即便俄罗斯愿意向美国开放资源,美国也无法短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更遑论挑战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换句话说,俄罗斯的稀土虽然能给美国提供一定的补充,但远远无法取代中国的核心地位。

写在最后
有人说,俄罗斯的这一操作,是在“背刺”中国,故意趁机抢占稀土市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俄罗斯并不是在针对中国,而是被现实逼着做出选择。经济困境、技术落后、乌克兰矿产被美国盯上……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俄罗斯不得不在稀土问题上采取更现实的策略。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能否真的靠俄罗斯补上稀土缺口?答案恐怕没那么乐观。
毕竟,稀土不是光有矿就行的,真正的技术壁垒才是决定游戏规则的关键。美国要想摆脱中国的稀土依赖,不是靠俄罗斯就能解决的,除非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弥补几十年的技术差距。
所以,俄罗斯这波操作,短期内或许能给自己增加一些筹码,但从长远来看,全球稀土格局依然掌握在中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