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羽羽
编辑|t
引言
在台湾省,小学生曾经会朗诵一首诗:“中华民国好总统,蒋公英明又神勇。”而在几十年后,同样的课本上却开始写道:“蒋介石主导了白色恐怖,打压异己,镇压民众。”
同一个人,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里被写出了三种人生。这不是写传记,这是改剧本。
一、课本里的造神运动
1949年,蒋介石带着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政权仓皇撤退到台湾。他知道,此时不管是经济还是军力,他都拿不出什么说服人的东西。那还能靠什么站住脚?靠课本。
刚到台湾,他干的第一件事不是盖房子、修路,而是改教科书。理由也冠冕堂皇:要清除日本殖民五十年留下的“皇民化”残余。但很快,大家发现课本换了不止历史观,还多了一个新主人公——蒋介石本人。
在那个版本的课本里,蒋介石是万能型选手:小时候“孝悌勤学”、长大后“投笔从戎”;指挥抗战,“战略缜密、胆识过人”;建设台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不光打仗打得好,还文采斐然,写出一首署名《沁园春·春》,硬是要跟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对着比。但这首诗,其实是请国民党文人集体操刀代笔的,最后再落上自己的大名。
更有意思的是,课本里专门设了一个栏目叫“蒋总统训词选读”,每学期都得读,背不下来还会被老师“请去办公室”。那些话写得跟“语文考试常考句型”一样,但你真要问那是蒋介石自己说的吗?估计连他都记不住自己到底讲没讲过。
最雷人的,是小学课本里的“蒋总统成长故事”。二年级语文有篇课文叫《蒋总统小的时候》:每天扫地、种菜、陪妈妈织布,看见小鱼逆水而上还感慨“做人不能比鱼差”。
三年级继续加码,《爱国的蒋总统》讲他怎么怒怼日本教官、抨击“微生虫说”;五年级那篇《忠勇的蒋总统》更是把他写成“孙中山的两万援军”。
你以为这只是写作文练手?可当年的台湾孩子就是在这种“蒋式小故事”中长大的。从勤劳种菜到手握革命火种,蒋介石从一个“道德榜样”被一路包装成“民族图腾”。
这种“故事政治”,本质上是用童话构建权威,用早教锁定信仰。蒋介石知道,一个国家能不能控制住未来,要先能控制课本。
但历史这东西是活的,不是硬刻上石头的。问题是,课本能改几版,人心却不会永远停留在第一版。
二、“白色恐怖”进教材:历史翻转的起点
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从此,教科书就像被打开了闸门一样,开始一轮又一轮的“大换血”。之前被严密保护的蒋介石形象,第一次出现在“负面人物”列表里。
课本不再只写蒋介石的抗战成绩,而开始提起“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动用宪兵镇压异议”“剥夺言论自由”“大规模政治清洗”这些词,开始出现在小学生的历史课本中。
同时,台北街头不少“蒋公铜像”夜里就被泼漆、斩首,有的干脆被连根拔起堆到角落,成了一堆“历史废铁”。博物馆开设“威权时代展”,对过去教科书的“造神工程”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
其实,反转也不只是因为民主开放,还因为民进党的“去蒋化”政策顺势而上。他们不止要清除蒋的名字,更想清除他留下的政治影响力。于是,蒋介石从“民族救星”成了“殖民者”“独裁者”,课本里甚至有人将他与“威权暴君”并列,直接定性。
讽刺的是,当年课本里写蒋介石是拯救台湾的“父亲”,现在则是压迫台湾的“敌人”。一个人被写成两个完全对立的角色,仿佛一场历史版的“人格分裂”。
可历史真的是非黑即白的事吗?蒋介石在课本中的“跳格子游戏”还没结束。
三、工具人蒋介石:今天课本里的“模糊先生”
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课本里又开始“纠偏”。不再一味贬低蒋介石,也不再歌功颂德,而是努力把他写得“中性一些”。
于是新一版课本上出现了这样的描述:“蒋介石领导抗战,有重要贡献;但在统治台湾期间,也发生白色恐怖事件,影响人民自由。”看上去就像在写论文结论,四平八稳、不疼不痒。
他的名字还在课本上,但故事已经不再动人。他不再是英雄,也不是魔王,而更像是一个“必须提一下”的旧人类,教材编写者不爱他,读书的学生更没兴趣。
有人做过调查,岛内15到25岁的青年中,对蒋介石有印象的人不超过四成,且评价大多是“没感觉”“搞白色恐怖的那个老人吧”。有人干脆说:“听过,是个喜欢写日记的老头。”
过去蒋介石想靠课本“封神”,现在他连进学生脑子的机会都没了。昔日课本中的主角,最后被时代挤成了注脚。
这种变化,不仅是一个人的命运,更是台湾历史教育的“集体失语”。把教育当成政治工具,结果就是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越来越低,对现实的判断也越来越模糊。
蒋介石的一生,从大陆退到台湾,再从历史中心滑落到教材边缘。他没在战场上被打败,却在课本里被反复改写。从光环到灰影,从“总统”到“人物案例”,在学生的眼里,他成了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他的“统一大业”没有实现,反倒被“历史版本”分裂了自己。对于现在的台湾年轻人来说,蒋介石既不熟悉,也不重要。他可能没想到,自己花了半辈子写日记、做宣传、修教科书,到头来,却成了最没人记得的那一个。
参考资料:爱扫地种菜 台湾小学课本里的蒋介石十分雷人.中国新闻网.2009年0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