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斯·帕里斯·李设计的李一恩菲尔德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由英国皇家轻兵器恩菲尔德工厂打造。从1895年至1956年期间,它一直是英军制式的手动操作步枪,存在各式各样的衍生类型。李一恩菲尔德步枪使用.303英式口径子弹,让英军早期的马提尼 - 亨利步枪、马提尼 - 恩菲尔德步枪和李·梅特福德步枪逐步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FN FAL自动步枪取而代之,但在一些英联邦国家,李一恩菲尔德步枪依旧在发挥作用。

☆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的英军狙击手
☆手持李-恩菲尔德步枪的英军士兵

FN FAL自动步枪的研发和生产由比利时的FN公司承担。FN公司的全称写作“赫尔斯塔尔国营工厂”,普遍用“Fabrique Nationale”来表示,缩写为FN。
☆一把现代化的伞兵型FAL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李·恩菲尔德步枪堪称英国最为知名的枪械。这款步枪不仅大量列装于英国军队,还被全球数十个国家所引进。在那个时代,李·恩菲尔德步枪各方面性能十分卓越,特别是射击精度更是位居前列。其生产总量超过1700万支 。

☆短弹匣李-恩菲尔德步枪MkI(1903),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军事博物馆。
研制历史回顾在1888年,李一梅特福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作为英军的主要步枪装备,发射7.7 毫米口径的黑火药子弹。从当时的情况来讲,这种子弹具有一定威力,但其体积较大,发射过程中散发的黑烟会对士兵操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帮助士兵更好地操控步枪,英国军方对新型弹药的需求十分迫切。

☆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作战的英军士兵
另一方面,1886年法国研发出勒贝尔M1886旋转后拉枪机式无烟火药步枪。作为法国的邻国,英国绝不甘于落后,同样希望通过推出新型步枪,参与和法国的“军备竞赛”。出于这一目的,英国弹药专家对7.7毫米口径弹药进行革新,使用无烟火药。在此基础上,李·梅特福步枪经李·恩菲尔德进行了升级改造,1895年更名为“李-恩菲尔德步枪”。

☆直到2011年为止,加拿大国防军仍采用李-恩菲尔德步枪。
在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常被称作MLE步枪。MLE是Magazine Lee-Enfield的简写,含义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步枪。为了和后续出现的“短”步枪(SMLE)加以区分,MLE步枪又被统一叫做“李氏长步枪”(Long Lees) 。

☆李-恩菲尔德MkIII步枪
☆SMLE Mk III的弹匣隔断器,Mk III*移除了这个装置。

布尔战争结束后,以李氏长步枪作为基础,“短步枪”的概念被首次创造出来。新打造的步枪命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缩写成SMLE。1903年,SMLE步枪开始批量制造。到了现在,一些SMLE步枪仍在民间发挥作用。

☆印有LSA Co的SMLE Mk III*
☆第二次布尔战争

布尔战争,是英国人与布尔人围绕南非殖民地归属权展开的武装冲突。在历史进程中,布尔战争总计爆发两次。首次布尔战争于1880 年至1881年期间打响,第二次则在1899年至1902年爆发 。

☆尼泊尔政府军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奥斯曼帝国于一战期间缴获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大部份均被转换为7.92×57毫米毛瑟口径

李-恩菲尔德步枪搭载了詹姆斯·帕里斯·李所发明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以及盒形可卸式弹匣。自那以后,英军的多种恩菲尔德步枪都是在这一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它采用后端闭锁机制的旋转后拉式枪机。该步枪的弹匣尽管可以拆卸,不过主要是为了在维护或损坏时,能够便捷地进行更换。在实际作战使用时,弹匣无需拆卸,子弹经由机匣顶部的抛壳口(装弹口)进行装填,显著增强了战斗实力。

☆李-恩菲尔德步枪枪机特写

1942年,英国对标准型李-恩菲尔德步枪进行改造,加装木制腮托板与No.32 3.5倍望远式瞄准镜,使其摇身一变,成为Mk 1“狙击步枪”。紧接着,1943年,Mk 2版本问世,到了1944年,Mk 3版本也相继推出。

☆英军士兵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进行远程精准射击
从那以后,英国对先前版本进行革新,生产出No 4 MkI(T)狙击步枪。这种狙击步枪在英军部队持续使用,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英军对No 4 MKI(T)狙击步枪展开改进,使其可发射北约制式7.62×51毫米步枪弹,改进后的型号被定名为L42A1。L42A1作为英军的制式装备,服役时间较长,1982年,L96A1替代了它的位置。

☆苏阿战争期间的阿富汗政府军士兵,最右边的战士携带李-恩菲尔德步枪
☆一名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的阿富汗政府军士兵

L96A1正是英国赫赫有名的AW狙击步枪。AW,是Arctic Warfare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北极作战”之意 。

☆L96A1狙击步枪
综合作战性能从实战角度看,李·恩菲尔德步枪火力持续性强,在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中,是实战射速最快的一批枪械。它的枪机行程短,保证了操作效率,可靠性高,操作也不复杂。值得一提的是,李·恩菲尔德步枪标配刺刀,可因刺刀设计上的问题,实战中鲜少有人使用。

☆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士兵,手持李-恩菲尔德步枪
衍生型号介绍型号 说明
SMLE Mk III——SMLE Mk III在1907年1月26日推出,进一步简化和改进,改用简化的后照门,护木及弹匣也有所改良,英军也改用当时新型Mk VII高初速.303弹药。

☆李-恩菲尔德短步枪MK III
No. 4 Mk I——在1920年代对SMLE改进定型No.1 Mk VI,1931年稍加改进后设计出No.4 Mk I(英文正式名称为Rifle, No. 4 Mk I)。

☆Longbranch生产的李-恩菲尔德No. 4 Mk I*
狙击步枪型——在二战及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一部份李-恩菲尔德步枪被改为狙击步枪。

☆加拿大中士H.A. Marshall及他的No.4 Mk I (T)狙击步枪
Ishapore 2A/2A1——在中印边境战争后,印度的Ishapore工厂开始生产以SMLE Mk III*为基础,改用7.62×51mm NATO及20发方型弹匣的新式步枪,名为7.62 mm 2A。

☆7.62mm 2A1
☆李-恩菲尔德步枪不完全分解图

口径:7.7毫米
全长:1257毫米
弹容量:10发
枪管长:767 毫米
枪机种类:旋转后拉式枪机
发射模式:连发
有效射程:914米
最大射程:1828米
重量:4.19千克
枪口初速:744米/秒
供弹方式:10发可拆式弹仓(一般以两个5发桥夹供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