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祖《中外设计简史》(下)第三章流线型风格与“二战”前后

迈希教育课程 2024-08-01 00:12:32

第三章 流线型风格与“二战”前后

第一节

流线型风格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01

美国流线型风格

1、特点:外型圆滑、流畅

2、设计灵感:源于蛋形和水滴形

3、优点:这种造型被用于交通工具时,的确可以减小风阻、提高速度并节省燃料的消耗。因此,出于功能性目的,这种造型逐渐被应用在了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上

4、流线型设计之父:诺曼·贝尔·盖迪斯

5、流线型设计曾一度波及美国工业制造的各个领域,包括交通工具、电器和日用品,甚至连儿童玩具也没能避免流线型的影响

6、流线型日用品设计的典型代表:凯姆·韦伯于1934年设计的西风电子时钟、卢梭·赖特于1937年设计的陶瓷餐具组合和1932年设计的铝制水壶以及鲁埃尔·吉尔德于1937年设计的火车头形状的电动真空吸尘器。

第一辆流线型汽车,1934年富勒设计泪珠型三轮汽车,时速50英里,省50的燃料。

02

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一)弗里德里克·W·泰勒的统一化与标准化管理方式

1、弗里德里克·W·泰勒的结论:若要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就必须设立统一的制造和检验标准,必须强调统一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方式

2、优点:它们提高了生产效率,维护了企业的商业利益

(二)流水线生产方式与福特T型车

1、亨利·福特于1913年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技术

2、优点:流水线有效降低了工人在劳动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并将劳动转化成了一种时间概念,与产量直接挂钩

(三)企业内部的外型设计部与通用汽车公司

1、通用公司发明了各种颜色的快干车漆最后推出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颜色和车型

2、1923年, 通用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雪佛兰“卓越”汽车

3、1927年, 通用公司内部成立了艺术与色彩部,该设计部门在一年之内就推出了大量美观、舒适、新颖的大众型汽车

1、影响:通用汽车通过外型设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胜利,也开创了企业内部成立设计部门的历史先河。此后,许多企业都开始效仿通用和福特公司的做法,在内部成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这不但成为了现代工业设计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模式,也促成了设计引导市场的消费潮流。

福特1908推出T型车

第二节

设计师的职业化与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先驱

01

两大设计中心的形成

在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方面,美国将欧洲人期望多年的设计理想在制造业和商业市场中变为了现实。与欧洲不同,激发美国早期工业设计发展的力量是商业竞争机制。从“形式服从功能”到“形式追随市场”,市场竞争在不断发展的美国现代设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02

欧洲与美国的工业设计和工业设计师之比较

对比美国和在工业设计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德国。我们能发现欧美设计发展的区别(下见表)。

欧洲和美国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模式,也造就了气质和观念都相去甚远的两大设计师阵营。

基于上述原因。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设计和美国设计渐渐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表现风格。

03

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先驱

(一)沃尔特·达尔文·提古

1、1925年,受现代主义设计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开始从事批量生产的日用产品设计

2、1927年为柯达相机设计包装

3、1928年他又为柯达公司设计了大众型的新相机“柯达·名利”

4、1936年, 他又为Kodak公司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便携式相机“班腾”

1928年名利相机

1936年班腾相机

(二)诺曼·贝尔.盖迪斯

1、设计风格:提倡一种既具有现代技术特征,同时又具备有机外型的设计风格。这种观念促进了流线型风格的普及与发展,对美国汽车的外型设计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2、1930年,盖迪斯与美国标准燃气设备公司合作,重新设计了该公司的厨房烤箱

3、1934年,克莱斯勒公司聘请盖迪斯为他们新开发的车型“气流”担任设计顾问

“爱国者”收音机

(三)亨利·德雷福斯

1、贡献:现代电话的演变和发展

2、设计理念:强调产品的功能和舒适性,提出“从内到外”的设计原则,彻底改变了以往电话的摆放方式和听筒、话筒的分离式设计

3、1927年,德雷福斯在设计中首次将传统电话话筒的纵放式改为横卧式

4、德雷福斯还为哈尼维尔公司发明了一种镶嵌在墙上的圆形恒温器

5、设计理论

①《设计为人》:注重设计中的“人性化”表现,认为科技的发展并不能改变“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

②1961年《人体度量》: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奠定了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基础。

302桌上电话

(四)雷蒙德·罗维

1、对“美国样式”的创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罗维的设计使产品变得更吸引人,在消费者眼中更具有“附加值”,从而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推动了产品的销售。

2、罗维的设计体现了典型的美国商业主义和实用主义特征,它们简练、方便、经济、耐用,几乎成为了美国设计的代名词。

3、1929年, 为格斯特纳公司 设计了一款新式速印机

4、1940年至1942年, 罗维设计了“幸运”牌香烟的包装。此外,推出了“冰点”冰箱、“灰狗”长途客车等一系列知名设计。

5、从设计方法上看,罗维的设计方式是循序渐进式的

6、模型建设一直是罗维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三节

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与美国的现代设计

背景:“二战”之后,世界各国都处于艰难的重建时期,几乎所有的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拟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振兴计划,并针对工业设计制定了体系化和制度化策略,目的是将现代工业设计的具体功能、责任和目标用企业甚至是行业发展政策的方式确定下来,以确保经济实力和设计水平平行、快速地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设计已经成为欧美企业运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

01

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概况两大设计

中心的形成

(一) 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1、从市场作用来看,工业设计在解决产品、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问题上,主要发挥了以下两项基本作用:

①工业设计是企业在拟定市场政策和生产计划时的重要协助手段

②工业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工业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来刺激市场容量,开发潜在市场,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2、从功能来看,工业设计还应当满足使用者的两项基本需求

①生理(物质)需求——舒适、安全、便利等(有限性)

②心理(精神)需求——美观、时髦、品味、地位象征等(无限性)

3、设计需求(生理和心理)轻重有别,切不可颠倒混淆,任何设计的目的、方法和程序都必须经过严谨细致的研究和推敲

(二)现代工业设计体系的完善

1、1957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成立,并提出三大宗旨:

①鼓励在设计实践中提高工业设计的水平

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挥和提高工业设计的作用

③大力宣传工业设计的应用方法,解决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

(三)现代工业设计的新发展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除了意识到工业设计对提高产品在市场活动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还开始关注自身的企业形象、行为标志和观念标志设计

①企业形象(Corporate Identity, 简称CI)——企业标志、色彩等设计

②行为标志(Behavior Identity, 简称BI) ——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的设计

③观念标志(Mind Identity, 简称MI) ——企业设计发展规划的设计

2、涉及新兴领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产品语意学(符号学)、消费心理学、购买行为学和市场经济学等,这些新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对于扩大设计师的研究视野,提高产品设计的理论高度以及提升产品的安全性、便利性、实用性和美观性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于行业企业和消费者也皆有益处。

(四)现代工业设计的主要环节

六个重要环节:调研一设计→生产一销售一使用→环保

(五)现代工业设计的成就

1、主要成就:

①设计理念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

②设计学成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迅速发展

③设计意识深入人心并逐渐得到强化

④设计体系基本形成并进一步完善

2、著名企业

随着工业设计的成熟,发达国家的著名品牌公司也逐渐形成,包括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德国博朗电器公司(Braun) 、意大利奥利维蒂公司(Olivetti) 、荷兰飞利浦公司(Philips) 、日本索尼株式会社(Sony) 和松下电器公司(Panasonic) 等

02

美国战后的现代设计

1、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行业发展呈现两种趋势:

①一些大型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部门纷纷崛起,成为在企业结构和市场营销活动中发挥决定作用的关键部门

②独立设计师及设计事务所的数量和实力也逐渐上升,并参与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竞争中

2、影响:这两种趋势的发展共同肩负起了美国战后工业设计及其未来发展的历史重任。而这种以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为动力的设计模式,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臻成熟和完善,奠定了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体制和基本发展模式。

(一)汽车设计与“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1、“二战”后美国的汽车设计工业:实用主义与样式主义

2、随着美国经济、政治与设计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逐渐增强,美国汽车的设计风格逐渐被世界其他国家所认可,最后成为了一种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①1950-1960年因地制宜的经典主义时期:充满创新精神的流线型仍然是汽车样式设计的主流

②1960-1970年巴洛克风格的太空时代:充满亮泽的镀铬金属外装饰条与内饰板闪耀出了时代的光辉,将奢华、旖旎的巴洛克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汽车越大、越豪华仿佛越有档次,于是美国汽车的车体不断变大,夸张的引擎舱与行李箱的长度甚至超过了驾驶舱,这种船型车身也风靡一时。

③1970一1980年石油危机时期的激变风格: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车辆的设计风格回归到了以易于生产加工的直线条为主的样式

3、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1、起源:美国汽车工业的一种创新设计模式

2、定义: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时,设计师和汽车公司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如何不断更换部分设计,以使汽车的式样最少每两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三年到四年有一次大的变化,从而有计划地使原有式样老化。这是一个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刺激消费者购买欲的过程。

3、“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①功能性废止——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

②款式性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式样和款式,并通过媒体和广告宣传造势,使原来的产品因款式过时而遭到消费者的丢弃

③质量性废止——在设计和生产时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期后无法正常使用,从而迫使消费者更换新产品

4、影响:“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从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在美国工业设计界生根发芽,同时也影响到了世界各国的现代设计。它是美国庞大市场利润竞争和消费主义膨胀的产物,从早先的汽车设计逐渐蔓延到其他产品设计领域,深深影响了美国战后的工业设计面貌。

(二)家具、室内设计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1、设计风格: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强调弹性结构,强调家具可移动、可组合的、有机的

2、代表人物:查尔斯·伊姆斯及其妻子雷·伊姆斯、埃罗·萨里宁 以及乔治·尼尔森 等

①伊姆斯夫妇:善于利用胶合板、塑料、纤维板、铸铝等新材料与新工艺以及人机工学原理进行家具设计

代表作品:木质休闲椅、金属休闲椅、RAR扶手摇椅、DAR扶手餐椅、伊姆斯存储柜、670和 601躺椅和脚凳

②埃罗·萨里宁:作品形式多变,体现出了简约、洒脱,富于曲线美感的机械理性主义风格。萨里宁的“有机家具”设计非常突出。他避免使用冰冷、刻板的几何形,而是将家具的转角处都处理成了圆滑的曲线,从而赋予了家具柔和有机的亲切感。

伊姆斯休闲椅

圣路易斯拱门

肯迪尼国际机场飞行中心

③乔治尼尔森:美国现代主义精神的集中代表

代表作品:椰壳椅、“棉花糖”长椅、“气泡”吊灯

(三)飞机设计与人机工学的运用

1、人机工学的产生与发展

①人机工学定义:是人机工程学的简称,是在20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了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研究人、机器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导生产工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之在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度等方面得以提高,从而更适合人的控制和操作。

②创始人:亨利·德雷福斯

2、人机工学在波音707飞机设计上的运用

人机工学原理在工业设计上的积极运用,成为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特点。检验了其座椅、走廊、厨房、卫生间和其他设施是否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功能是否完备。

(四) 反“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与现代主义设计的理论探索

1、反“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考夫曼提出了“优良设计”的评判标准

①清晰、简洁的产品造型

②无装饰的产品造型

③符合产品的功能目的

最具影响的代表:伊利亚特·诺伊斯

20世纪40年代至今, 美国著名的制笔公司——派克公司,也一直是反“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中坚力量,对“用毕即弃”的产品设计主张提出了强烈反对。由诺兰·罗德兹 和爱德华·格利米奇设计的派克圆珠笔, 是世界上最早可更换笔芯的圆珠笔, 恒久耐用, 成为了反“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典型例证。

2、现代主义设计的理论探索

20世纪60年代末,帕帕纳克出版了《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一书。针对现代设计的目的和服务对象,他提出了以下三个观点:

①设计应当为广大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权贵阶层和富裕国家服务

②设计不应只为健康人群服务,还应当为残疾人群服务

③设计应当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为保护有限的地球资源服务

影响:帕帕奈克的设计伦理学观点,第一次从国际主义的立场关注为全体人类服务的设计行为,也是第一次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和立场关注现代设计,并且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扩展了设计理论思考的眼界,从而推动了设计观念的进步。

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解题思路:

对于考生来说,选择题是较为简单的一类考题,尽量拿满分。选择题一般没有超出参考书范围,考察的知识点也较为简单,注重考察学生对原书基础知识的把握。不需要深度思考,掌握教材内容即可相对轻松应对。

(1)锁定题干的考察范围,根据题干所描述的知识选择相对应选项。

(3)认真审题,弄清楚题干问的是或不是以及是或否。

(2)排除法,优先排除错误选项。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1.美国本土出现的第一个最重要的设计流派是(C)。

A.风格派

B.构成主义

C.芝加哥学派

D.洛杉矶学派

2.以下哪位不是美国工业设计师(D)。

A.雷蒙德·罗维

B.亨利·德雷福斯

C.沃尔特·提格

D.彼得·贝伦斯

二、填空题

解题思路:

对于考生来说,填空题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类考题,尽量拿满分。

填空题一般没有超出参考书范围,考察的知识点也较为简单,注重考察学生对原书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记忆。不需要深度思考,掌握教材内容即可相对轻松应对。

【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和要求。

(2)联系知识:回顾相关的知识点,思考哪些知识与题目内容相关。

(3)分析语境:结合题目整体语境和前后文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推断出可能的答案方向。

(4)逐一尝试:对于一些答案不明确的,可逐一将可能的答案填入进行尝试,看是否符合题意。

(5)仔细读题,慢做快答:读题时要慢,确保理解题意,答题时要快且准确。

(6)培养良好答题习惯:保持卷面整洁,避免随意涂改。

(7)积累易错题:把常错的题目类型整理出来,加强复习和反思。

(8)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对填空题的熟练度和应对能力。

1. 罗维 被称为流线型设计之父。

2. 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沙利文提出 形式追随功能 口号。

三、简答题

答题要点:主要考查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概述能力、逻辑能力要点整合能力以及思维拓展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所给题目,解释题目中所给的名词,结合名词的定性引出题目所问的问题,回答题目具体问题时最好是分点作答,必要时需要举例进行说明补充,最后总结所问问题(可以从对未来的贡献、他的地位、对社会的价值以及影响等进行简单概要的总结)

解题技巧: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定位知识要点所在模块,根据时间背景,整合答案进行作答。如果遇到前沿和不熟悉知识点首先分析所问问题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等,然后联系设计史论知识或者当下社会情况,根据所给的解题思路整合答案。

1.什么是流线型风格?以纽约为中心,美国著名的流线型风格工业设计师有哪些?

答: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为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 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 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到他们的外观设计,并成为20世纪 30-40 年代最为流行的产品风格。

·流线型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态度, 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用来迎合大众趣味。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 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

代表人物:雷蒙德.罗维(可口可乐标志、贝壳石油、火车头设计)、门德尔松(爱因斯坦天 文台)、

诺尔曼. 贝尔.盖迪斯(美国“流线型设计之父”、汽车 8 号、汽车 9 号)

2.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现代工业设计的六个重要环节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答:

概念:工业设计在解决工业产品与使用者之间关系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六个重要环节:调研—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环保

主要成就:①设计理念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②设计学成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迅速发展 ③设计意识深入人心并逐渐得到强化④设计体系基本形成并进一步完善

3.什么是“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答:

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 式样的时候, 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最少没两年一小变, 三 到四年一大变),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

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一种积极的市场促销方式。 包括:功能型废止 (功能)、合意型废止 (样式)、质量型废止 (寿命)

4.“二战”后的二三十年里,美国工业设计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答:

①设计理念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

②设计学成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迅速发展

③设计意识深入人心并逐渐的到强化

④设计体系基本形成并进一步完善

四、论述题

答题要点:主要考查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概述能力、逻辑能力、要点整合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以及学生知识广阔度。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目的问题,结合题目问题联系当下社会发展或者设计理论知识,提出相关论点,整合论点进行逐一的分析举例论证,综合论证结果进行总结。

解题技巧:

1.解释名词

2.引出论点(论点要符合实际、有很强的理论支撑或者科学依据,切记天马行空。一般来说,解答论述题应该抓住试题的中心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渐进深入地进行阐述。确立中心议题,是整个解答过程最为关键的步骤。为避免跑题,在解答前一定要仔细推敲题意。对于试题的测试要求应试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使全文的论述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议题而展开。)

3.逐一论证论点(先确定整篇答案的逻辑架构,比如说“总分总”结构,然后择要开始确立论点时,考生应考虑到时间许可程度,论点数量不宜过多,安排也应有主次之分,尽量将重要的论点前置,不太重要的内容放在后面叙述,以免把时间耗费在意义较小的内容上。注意每一个论点之间关系,比如说递进关系或者并列关系)

4.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论述题解答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性是论据选择的首要准则或要求。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取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做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有效地为论点服务。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往往不可能将所以符合要求的材料都选择进来,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对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依据代表性的大小来选定取舍。最终只将那些最有代表性或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作为自己的论据,而不是毫无选择的堆砌材料。结合设计学科的专业,我们的论据可以是经典设计案例作品、著名设计运动、商业设计案例以及名人经典语录等。)

5.归纳总结:在每一个段落及文章结尾处,一定要进行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根据相关的题型,去进行总结、并进行展望。

答题方向:

1、结构清晰性:整体文章逻辑架构坚实清晰;

2、内容全面性:答题角度全面,不狭隘片面;

3、见解独创性:不要一味重复,可以适当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但要注意度;

4、段落可读性:段落清晰、文体正确、术语专业;

5、论证严谨性:论点及论据之前的关联性强,十分严谨科学。

1.简述流线型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设计特点及代表人物。

答:流线型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是在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发展起来的设计艺术潮流。流线型风格成为强调速度与效率的新美学概念,起源于装饰艺术运动,也被称作“运动中的装饰艺术”。

(1)他的产生背景还与20世纪30年代以来,“速度”之类的概念在美国成了象征现代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乐观精神的主题有关,这种主题为当时大萧条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类似于好莱坞影片的逃避现实的手段,于是“流线型”一类体现“运动”特点的外形设计应运而生,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工业设计风格。

(2)流线型本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术语,指在高速运动时具有降低风阻特点的圆滑流畅的形状,其形状会使人联想到速率感和机器的活力感,其融入了动力学概念,变得更加简洁,更具有活力,成为美国现代设计视觉语言,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在工业设计中,它成为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电冰箱电熨斗、烤面包机等其他家用产品的设计中。在流线型风格风靡全美的时期,美国工业设计师职业化基本完成,促进美国流线型风格发展的重要人物是诺尔曼·贝尔·盖迪斯,他不但在1932年明确提出了流线型风格的概念,而且身体力行设计了从汽车、游轮、飞机到收音机、热水瓶等大量的流线型风格产品。除了盖迪斯之外,沃尔特·提格的流线型台灯、雷蒙德·罗维的流线型铅笔刨都是经典之作。

(3)诺尔曼·贝尔·盖迪斯作为“流线型设计之父”,是舞美设计师出身。1927年设立自己的工业设计事务所,此乃也是美国最早的个人独立工业设计事务所。同样盖迪斯也是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中在设计秩序上最为清晰与准确的。他确定了工业设计的程序,盖迪斯也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未来主义趋向,注重对未来工业设计的展望和探索。1932年出版著作《地平线》,他主张不要因顾客的要求而在设计上随波逐流,以致对技术的限度屈服。其主张在其产品设计中有明显反映,深得同行及朋友赞赏,认为盖迪斯有自己的人格和理想,但批评家则认为他浪费工业技术和材料。

除此之外,除了盖迪斯之外,雷蒙德·罗维也是流线型运动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设计家,他宣扬现代设计最重要的不是设计哲学、设计概念,而是设计的经济效益问题。作为美国第一代的工业设计师,雷蒙德·罗维没有任何的学究味,也没有所谓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成分,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促销,充满了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的商业气息。罗维从20世纪30年代起设计火车头、汽车、轮船等大型交通工具,引入流线型特征,引发了流线型设计运动。他的设计典型地体现了美国商业主义和实用主义,他设计的产品简练、方便、经济、耐用,成为美国式设计的代名词。他的主要作品有“可口可乐”瓶子的设计,成为人类历史上继红十字、红新月、大卫十字以后的第四个永久性标志;还有冰点冰箱、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壳牌”石油公司等企业的标志等,他的设计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设计原则——MAYA原则。

(4)流线型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用来迎合大众趣味。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因此流线型运动下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①强调水平方向的视觉效果,表面平整素净,少有附加装饰。②外形简洁,少有棱角。③建筑上采用玻璃砖作为装饰手段,常将窗户设计得类似轮船上的舷窗。④采用连续不断的直线或曲线作为装饰动机。⑤金属硬件大多采用镀铬装饰,玻璃和漆器也很普遍。⑥大量采用铝材、电木等新型材料,瓷板也很常见,戏剧化地强调材料固有特性。

在艺术上,流线型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流线型与艺术装饰风格不同,它的起源不是艺术运动,而是空气动力学试验。在富于想象力的美国设计师手中,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它得以广为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流线型运动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美国,由于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产量日益增加,速度日益加快,对于这些交通工具的外形合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证明,流线式外形对于减小运动中的阻力,增加效益具有绝对的积极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采用流线型外形设计,造成世界性的流线型运动。欧洲的流线型运动基本没有依照美国的方式发展,而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们在汽车设计上也比较注意较为长久的、耐看的造型设计,而不是美国式的为促进商品销售不断改变造型的流行化方式。欧洲的流线型汽车比较收敛,比较紧凑,也比较耐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流线型运动开始式微,而欧洲却依然兴盛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意大利等国家都设计了非常多的具有流线型特征的作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