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智能化技术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一些品牌可能会在这场竞争中消失,品牌、车型都有可能成为历史。
作为消费者,如果2025年有买车的打算,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一些品牌真的不建议在2025年入手。
首先是法系品牌不要买
现在法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持续低迷,2024年全年销量仅为61623辆,同比下滑20.8%,全年销量甚至不敌国产新势力一月的销量,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法系品牌车型销量不佳,部分车型月销量仅个位数,从这个情况来看,恐怕难以支撑品牌长期运营,退出中国市场的风险极高。
而且法系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进展迟缓,仍依赖老旧的1.6T和1.8T发动机,缺乏竞争力,未来一旦品牌退出,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将成难题,消费者可能面临“绝版车”困境。
其次是日系合资品牌不要买
日系与部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中转型步伐缓慢,市场竞争力逐渐下滑,部分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投入不足,产品线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现在随着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崛起,更进一步侵蚀了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相比自主品牌,部分合资品牌在配置和价格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智能化配置,日系合资约等于没有。
然后是燃油车中的冷门品牌不要买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导致了燃油车市场正在快速萎缩,2024年部分燃油车品牌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0%,市场份额被新能源车型迅速蚕食。
而冷门燃油车品牌未来的销量还会更低,随时可能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且部分品牌在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技术上进展缓慢,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最后是部分造车新势力品牌不要买
造车新势力中,部分品牌因资金链断裂、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而陷入困境,一些品牌月销量仅几千辆,企业连年亏损,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部分品牌可能因资金链断裂或市场表现不佳而被淘汰,还有一些新势力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上存在短板,消费者可能面临频繁维修和故障问题。
如果2025年有购车需求,个人建议应该从品牌、技术和售后等三方面优先考虑。
消费者应关注品牌的市场表现,选择市场表现稳定、销量持续增长的品牌,新势力如小鹏、理想、问界、小米等,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应避免冷门或边缘化品牌。
同时要优先考虑技术领先的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品牌更值得信赖,如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在新能源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消费者可以考虑。
另外还要重点考虑售后保障完善的品牌,确保品牌在国内市场有稳定的售后网络和配件供应,像德系豪华品牌的奔驰、宝马、奥迪售后水平都很好,燃油车可以优先考虑。
总的来说,2025年的汽车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了,因跟不上市场消费风向而淘汰的品牌会越来越多,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谨慎选。
法系品牌、部分合资品牌、燃油车中的冷门品牌以及资金链脆弱的造车新势力,均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
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市场表现稳定、技术领先且售后保障完善的品牌,以规避潜在风险,享受更安心的用车体验。
只要耐开,省钱就行,管它什么牌子,破电车除外
买日系车怕毛线啊 市场保有量大就行了 买车也别考虑保值问题 房子都掉价了 何况是车 买个代步车好好开 十来二十年都可以的 除非是市场所有修车店都倒闭了 不然不带怕的[得瑟][得瑟]
反正不买倭寇车就是了!
日系真的出了名的耐造
移动的棺材也这么多人买
只要不买国产车就没有事
买车就买小米,价值200万的车,说好的81万不要,只卖你52万,砸锅卖铁借高利贷也要买,没听粉丝说要雷总涨到80万吧,一车难求,粉丝都等不及了,赶紧抢吧,多抢几辆,特保值,过几年再出手豪赚几百万
国产工业垃圾
德系永远是第一 几百年的汽车工业沉淀
支持国产,支持在中国生产,以中国工人为主的厂家。[得瑟]
小编这辈子也就买得起比亚迪
就是全都买国产车[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让买光盘的说汽车,可笑至极
买个五菱宏光也不买电动车
按照全球销量排名买就行了。
确实!一本正经的胡说扒道!
奔驰售后好?不是找过售后我就信了[点赞]
中国车是宇宙最好的车。什么法拉利。兰博基尼。布加迪。都是垃圾
还是那句:爫冖友国平时当口号喊下或在网上说下可以了…现实没必要较真
我一直是坚定的油车支持者,直到上次偶然机会下去试驾了下理想,说实话有点动摇了[横线脸][横线脸][横线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