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浸润肺腺癌术后三年再遇“崎岖”?精准诊断灭心魔炎症无需焦虑

戴纪刚的笔记 2025-04-04 03:57:05

之前我说过关于微浸润阶段是手术治疗最好的“窗口期”,在以磨玻璃病变为主的原发性肺癌中,主要为非原位癌和微浸润性肺腺癌,这两类癌都属于“惰性状态”,生长缓慢,极少出现淋巴结和远端转移,只需通过合理和准确的局部切除(直径小于等于2cm),治愈率接近100%(临床数据目前未见微阶段合理手术后出现复发的)。

今天这位结友,先是贴吧向我“反应”,说当时给他微浸润没“安排”好,导致了复发,在得到我的回复后仍然不放心。不辞辛苦的跑来重庆面诊,求精准诊断加定心丸。当地医院根据CT结果加手术经历,给出了微浸润肺腺癌复发的诊断,我脑海里面也是闪现过问号,一来所有手术我都会审核,不应该有没切干净导致复发的情况,是我“老眼昏花”出现疏忽了?二来是微浸润复发这样极其罕见的情况如果出现了,那我必须负责到底,解决这位结友的问题。

等到面诊时我们一同仔细的“努力”了半天,但是并没有找到复发的结节。在深入沟通之后才发现,“复发”的结节实际上是炎症结节……“虚惊一场”是好事,这位结友以后无需为结节焦虑,可以安心享受生活。

然而回头看看这位结友的焦虑,其实也是给我提了个醒,我应该加强随访管理思路和具体沟通这一方面的科普:在日常随访时,不应该仅凭一两个指标就去诊断一个结节的具体性质。而是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从多维度、多方面综合考虑后再做出结论。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每一次诊断都需要谨慎对待。

以下转自结友的分享:

昨日之深渊,今日之浅滩。这是今天就诊后的感悟。

我是主任手术的患者,术后病理微浸润,主任的短信一直保存着,因为上面写着“根治了”。这是身体上的治愈,更是心理上的安慰,主任就是这么治愈系。于是我就这么踏实地在本地医院度过了前几次的常规复查,时不时进贴吧看看主任科普,帮病友顶顶帖子,慢慢也丢掉了癌症这顶帽子。

时间来到25年2月,第三年的随诊复查,本以为应该是“对比前片,大致相仿”,结果却是“术区片节影,建议进一步检查”。我心里虽然咯噔一下,但直觉也没有认为是啥大问题,毕竟我是微啊。还淡定地把结果发给前期复查就诊的胸外医生,问他这是什么幺蛾子,他回复要看看片子,结果迟迟没有等来结果,我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二天,我一个人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医生在电脑上看完片,对比上次复查的结果,似乎没有任何迟疑,他说你这应该是复发了。我两眼一抹黑,怎么可能啊,我尽量保持冷静,还问他这有没有可能是炎症,他说也有可能,但我明显感觉他是安慰我吧。因为他后面听说我没有做基因检测,说没必要做增强和pet直接去呼吸科穿刺活检,然后有机会靶向治疗,不找胸外科了。天哪,一个术后患者,听到这里,是不是该天塌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走出医院的,像脚踩祥云软绵绵,感觉老天要收走我了吧。

回家路上我脑袋空空,也不敢告诉家人,自己都没办法接受,怎么忍心让他们知晓。回想这段时间身体一直不适,术后背痛胸口压痛的症状一直存在,这段时间更明显一些,连带着肩膀手臂也有不适感,加上因为自己心大这次复查距离上次已经过去了一年两个月,身体的反馈加上检查结果的异样和医生的诊断,让我不得不恐惧了。

主任明明说微“根治了”,难道我那么倒霉,是主任第一个复发的微?不行,我得找主任看了才踏实。我打开贴吧,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主任很快回复了我“应该能消”,主任真的神了,居然还能看出可能是近期流感感染,虽然已经是两三个月之前的事,志愿者也安慰我肯定不是复发,虽然担心自己截图不清晰影响主任判断,但感觉我的天又亮了,至少还有希望。于是一边安心按主任的建议拜复乐+雾化,一边加油抢号。大概,有多倒霉就有多幸运,几年来从来没抢到过主任号的我,居然在这个月连抢三次失败之后就成功抢到了。

今天就是面诊的日子,虽然距上次检查异常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我必须找主任亲自看看。昨天做完检查一直不敢看结果,我怕看到不好的字眼,我两手空空进了诊室,助手医生喊我拿报告,我说我没敢看就没取,让我拿以前的,我也没带,对不住了我就是这么不负责任的患者。他先电脑上调出来看了一下说你这没事啊,我高兴得有点不相信。

主任问我咋了,报告没事啊,我说上个月检查还长了一个大结节呢,医生都说我复发了喊我穿刺。主任估计都无语了,就喊我对着电脑拍了个照看嘛消了的,还嘱咐我半年到一年复查,我又匆匆离开了诊室,那个大结节和我就像没有来过一样,感觉因为自己心魔附体不敢看结果而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号源。

我们相信什么样的医生呢,不仅关注仪器检查结果,而且关注病人本身。现在复盘,上次给结论的医生,竟然都没有问询过我近期是否有流感等病史,就得出了我复发的结论。当我自己提出是否有炎症可能时,他也强调炎症短期一两周就会消失,感觉一点机会都没给我留下。我知道医生也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像主任这样能治病又愈心的太少太少。普通百姓看好医生太不容易,感谢主任在此义诊科普,还有医生助手和志愿者。

这就是我这次崎岖的术后三年复诊之旅。就诊经历分享给大家,肺结节患者一定要多多学习主任科普,做到遇事不慌心中有数。

敬所有经历的一切,从此,目见荒荒,心向明日张。

0 阅读: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