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饿了么

若云谈商业 2025-04-23 15:52:38

在京东和美团的这场外卖大战里,似乎没人把饿了么放在眼里。

难道作为外卖配送领域的“二哥”,饿了么已经不配了么?

是鼻祖,是二哥啊

实际上,饿了么不仅是二哥,而且还是国内外卖即时配送领域的鼻祖。

饿了么最早是2008年由张旭豪和康嘉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创立的,最开始做的是校园外卖平台,而后向校外市场逐渐拓展。

到2016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了饿了么,2018年则对其进行了全资收购。由此,饿了么成为了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板块的核心之一。

而如今在外卖即时配送领域稳坐头把交椅的美团外卖,其实是2013年才加入的后来者。

遥想当年那个外卖即时配送刚刚兴起的年代,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之间的补贴大战远比今天京东和美团之间要热闹得多。

当时甚至百度外卖也加入了混战,一度形成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强逐鹿的局面。

到了2017年,饿了么收购了百度外卖,市占率一度超过50%,外卖即时配送行业进入了两强相争的新时期。

不过,王兴领导下的美团外卖确实能力很强。

当时除了不断完善商家生态,美团外卖通过优先拓展二三线城市渠道,避开与饿了么的正面竞争,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

同时,它获得了腾讯的战略支持,得以快速触达用户,此外还通过精准补贴、强势地推、优化配送算法、收购整合协同大众点评资源等手段扩大市占率。

最终,美团外卖实现了对饿了么的强势反超。

不过,虽然饿了么在与美团外卖的竞争中逐渐落了下风,但在京东外卖入局之前,饿了么的市占率约为35%,日均单量达到2000万单,骑手规模约有400万人,依旧是行业内非常有存在感的 “二哥”。

如今,京东外卖强势入场,与美团外卖展开了一场补贴大战,而饿了么并没有选择跟进这场补贴战,其市场份额显然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分流影响。

阿里的本地生活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外卖业务。

与美团、京东类似,本地生活服务也一直是阿里巴巴非常重视的业务方向。

在收购饿了么后,阿里巴巴不仅补齐了日常餐饮这一高频消费场景,还通过整合其蜂鸟网络,进一步扩大了其庞大且分布广泛的骑手队伍,这对其本地生活服务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如今,饿了么的即时配送品类早已超越外卖,广泛地覆盖了生鲜、日消品、日用品、鲜花、药品、商超等众多非餐品类。

不过,尽管饿了么的业务一直在向前,但从财务上来看,其亏损规模虽在持续收窄,可盈利至今仍未实现。

此番京东外卖加入战局,对饿了么的收入利润难免产生影响,其扭亏为盈之路可能会因此变得更长一些。

会反击吗

既然饿了么是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的重要一环,那么面对京东外卖强势入局和美团外卖强势应战导致的市场份额受压,饿了么为何表现得如此冷静?

这可能与其战略调整、资源约束,以及时机都有关系。

2024年时,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开始执行降本增效战略,以及饿了么管理层调整,饿了么制定了“新三年”战略,强调要与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协同共进,要通过技术驱动和差异化竞争实现增长,而不是单纯依赖资源倾斜来推动平台发展。

如果此时贸然加入京东外卖与美团外卖发起的补贴大战,不仅与饿了么正在执行的内生式增长战略相左,还可能给本就长期亏损的饿了么带来更大的财务压力。

而且,京东外卖和美团外卖之间的战局才刚刚开始,双方的巨额补贴能维持多久、接下来的补贴能维持在什么水平,以及未来的市场格局如何,目前仍不算特别明朗。

对于商家生态和骑手网络已经比较完善的饿了么而言,立即加入这场消耗战,其实未必划算,暂时观望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接下来饿了么的市场份额持续被侵蚀,真的很难想象它会坐视不管。

毕竟,饿了么对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很重要。一旦在外卖领域彻底落后,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前景恐怕也会大打折扣。

很好奇饿了么他日会亮出哪些具体的破局招数,期待。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5-04-24 17:56

    饿了么只是阿里旗下子公司,不亏损就干下去得了,亏损久了直接关闭[笑着哭]

若云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