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有个中年妇女大老远地从老远的地方跑到北京城,她说自己是烈士家属,手里还拿着编号为“00001”的烈士家属证明。
那时候,邓小平的工作特别忙,不过他一听说这事儿,马上就亲自见了这个姑娘。
哎,拿着那张烈属证的大姐到底是谁呢?她怎么会有编号为“00001号”的烈属证啊?
丛丹这位中年女士,她是英雄丛德滋的闺女。丛德滋,那可是个有名的老共产党员,早些年为咱们国家的革命事业拼了不少命。1942年那会儿,他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丛德滋老家在辽宁,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打小家里头就不富裕,经常连肚子都填不饱。不过丛德滋的爸妈特别有远见,硬是要供他上学。丛德滋这孩子也争气,脑子灵光,又爱学习。到了他十九岁那年,丛德滋顺利考上了东北大学。
那时候,能上大学的人真的很少,像他这种来自穷苦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更是少见得很。
丛德滋二十一岁那年,日本鬼子突然搞起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就把咱们中国的东北三省给占了。那时候,丛德滋还是东北大学里一个不起眼的学生,他看到日本人这么欺负人,心里头那个火啊,直往上冒。
在那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年轻的丛德滋不断投身到拯救国家和民族的行动中去。但很遗憾,因为敌人的势力实在太大,这些努力最终都没能成功,全都以失败收场。
1933年那会儿,23岁的丛德滋在东北大学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他满心都是抗日救国的心愿,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打算为国家出一份力。
丛德滋这小伙子,有学问、有文化,心怀大志,追求不凡。张学良将军对他那是相当看重,没多久就提拔他做了自己的机要秘书,特别信赖他。不管是大事小情,张学良将军都爱找他商量,这足以说明他对丛德滋有多器重了。
可惜的是,好日子没过多久,也就一年光景,爱国青年丛德滋因为写了篇骂蒋介石的文章,惹恼了蒋介石。蒋介石一读那文章,火就上来了。结果,二十四岁的丛德滋就被国民党军警给抓了,关了起来。
张学良将军的亲信不幸落入国民党军警之手,这让他火冒三丈。他二话不说,直接去找了蒋介石。经过一番劝说,蒋介石最终被说服,下令把丛德滋给放了。
经过这件事情后,张学良将军没有怪罪他,反倒是更加看重他了。
之后,丛德滋搞起了几份挺有名的报纸,像《西北之声》、《西京快报》还有《西京民众报》这些,都在讲要打日本鬼子、保家卫国的事儿。
丛德滋在那些报纸杂志上写了很多支持抗日救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文章,引起了好多爱国年轻人和有抱负的人的强烈反响,让他们纷纷加入到抗日的斗争中,上了战场。
那时候,丛德滋悄悄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这么成了我们党的一个秘密成员。接着,他就借着工作上的方便,开始帮我们党干些地下活动。
时间过去了好久,而且那时候的事情都是偷偷摸摸干的,所以现在很少有人清楚丛德滋这位了不起的革命英雄,当年到底给党和革命事业暗中做了多少贡献。
但可以肯定的是,丛德滋为革命立下了大功,要不然,他走了之后,党和国家也不会给他的亲人发那个“00001号”烈士家属证明。
你得明白,咱们国家在革命那会儿,牺牲的英雄多得数不清。要是能给家里发个“00001号”的烈士证书,那可真是个天大的荣耀。
1936年冬天,12月12号那天,咱们国家近代史上出了件大事,就是西安事变。丛德滋这个人,他是张学良将军身边的红人,所以嘛,西安事变这事儿,他不仅在现场,还掺和了一脚。
事发前一晚,蒋介石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还有其他国民党的大官们,一块儿在西安吃了顿饭。
宴会一完事儿,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就动手了。这事儿发生在半夜,正因为这样,那时候蒋介石还有好多国民党的大官们,都没啥防备。
蒋介石被外面的声响弄醒了,他这人平时就特机灵,一听就知道不对劲,立马感觉到事情不妙,心里有数了。
所以,蒋介石决定从窗户跳出去逃跑。毕竟,蒋介石以前也是当过兵的,他对自己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相当有信心。
接着,他猛地往窗外一跃,可能是因为上了年纪,这次尝试从窗户逃生没能成功,反而还受了伤。
虽然受了很重的伤,但蒋介石还是不想轻易被抓,他开始到处躲藏。不过因为人少打不过人多,最终蒋介石还是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派出去找他的士兵给抓住了。
听说,蒋介石被软禁起来后,这位权力大佬心里头特别绝望,觉得自己这辈子算是到头了,所以还亲手写了封告别信。
那时候,张学良将军啥事儿都得跟丛德滋唠唠,说真的,西安事变这事儿,丛德滋可是立了大功。
西安事变爆发后,一下子就闹得满城风雨,南京国民政府那边也迅速调集了大批军队,打算要去攻打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
宋美龄,蒋介石的夫人,听到这事后,心里特别担心蒋介石的安危,生怕他有个闪失。所以,她坚决不同意南京国民政府向西安那边动武,想尽办法要阻止这事儿。
她觉得,要是南京政府真对西安那边动手,她那口子蒋介石可就危险了,这是她最不想发生的事。
1936年12月22日那天,宋美龄坐着飞机急匆匆地去了西安,找张学良和杨虎城商量事情。说白了,她就是想去救出自己的老公蒋介石。
最后,多亏了大家的齐心协力,西安事变总算是平稳解决了,蒋介石也被放了出来。
不过,挑起这次事变的爱国大将张学良,在事变和平落幕之后,却被国民党头头蒋介石给扣押了。这一扣,张学良就被国民党关了起来,一晃就是五十多年。
张学良将军被国民党抓起来后,他带的那支东北军就没了主心骨。很快,国民党政府就开始动手脚,想把东北军给拆开。没过多长时间,东北军就散了,变得七零八落的。
在《解放报》里头,丛德滋老讲革命的那些事儿。西安事变和平搞定后,就连搞这事的张学良大将军都被国民党给“请”家里软禁起来了。还有另一位发起人杨虎城将军,因为国民党不买账,被逼得只能说是出国“学习学习”,其实就是被流放了。
王竹青是个特别懂大体、识大局的女人,她对老公丛德滋干的革命工作那是百分之百赞成。有了王竹青做后盾,丛德滋在搞革命时,心里头那叫一个安稳。
淞沪会战一打响,丛德滋这个爱国心强的家伙,立马就跨越千山万水跑到上海去了,直接冲到了淞沪会战的最前线。
上海被日军占领后,1938年,丛德滋正式迈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家庭,从秘密身份变成了正式党员。
之后,丛德滋有幸结识了我党两位重量级人物,邓小平和林伯渠,他们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情。
没过多久,根据组织的调配,丛德滋前往兰州开展革命活动,并且他还创办了一个通讯社,名字叫民众通讯社。这个通讯社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传播革命的理念。
同时,丛德滋靠着在国民党军队里头的人脉,给自己弄了个第八战区政治部秘书的位子。有了这个身份,他做起党的地下工作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以前,丛德滋没跟新婚妻子王竹青打招呼就去了兰州干革命工作,王竹青急得不行。不过后来,多亏了组织的帮忙,王竹青也被安排到了兰州。这样,他们俩才算是又见上面了,结束了长时间的分别。
虽然这样,丛德滋的老婆王竹青对老公干的革命事业特别赞成,她从没嘀咕过半句,总是在背后默默挺他。
1939年,丛德滋和王竹青这对革命夫妻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爱情宝贝,王竹青给丛德滋生下了一个乖巧的女儿。丛德滋乐开了花,他决定给女儿起名叫丛丹,丹就是红色嘛,他盼着女儿长大后能成为对党和国家有帮助的人才。
1940年的时候,因为国民党那边捣乱,丛德滋当社长的民众通讯社没得办法,只好关门大吉了。后来呢,组织上就让伍修权同志去请丛德滋,希望他能到延安来帮忙。
可没想到,伍修权同志左等右等,丛德滋居然拒绝了那个提议。这可不是因为丛德滋对组织有啥不满,他心里盘算的是,待在兰州,才能更实实在在地为党和革命事业出力。
丛德滋的一席话,让老革命家伍修权同志心里头热乎乎的,对他那是又感动又钦佩。这么一想,伍修权同志也就不再多说啥,没再坚持让他去延安了。
伍修权要走的时候,反复跟丛德滋强调:“丛德滋啊,安全第一,要是感觉情况不妙,你立马离开兰州来延安,延安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不过,丛德滋还没抵达延安,就在兰州做地下党工作时被国民党给抓了。被抓后,丛德滋硬气得很,敌人不管怎样折磨他,他愣是一点儿党的信息都没透露给敌人。
那时候,上头好多次尝试派人去救丛德滋,可国民党那边恨他恨得要命。结果,丛德滋在1942年,就在国民党的牢房里因病去世了,那时候他才三十二岁。
到了1951年,也就是九年后,新中国给他的家人发了一个烈士家属证,编号是“00001”。
丛德滋走的时候,他闺女丛丹才三岁大。所以,丛丹打小就没见过自个儿爹。不过幸运的是,她后来的继父高克明待她跟亲闺女一样,让她又体会到了啥是父爱。
1977年,丛丹带着编号为“00001”的烈士家属证明来到了北京,她受到了父亲昔日战友邓小平的亲自迎接。
见到她本人后,邓小平由衷地说:“真是太像了,你跟你爸爸简直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