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化名)今年55岁了,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便把他接到身边享受生活,他每天除了逗逗孙子,就是和老友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过着让人艳羡的生活。然而,一次体检打破了这份平静,老赵被查出患有早期肝癌。这个消息让他和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即使医生给出了手术和后续化疗的方案,但老赵深知治疗的痛苦与不确定性,整天郁郁寡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抗癌交流群里认识了老张。
老张曾经也是癌症患者,通过坚持运动,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老张的经历像一束光照进了老赵黑暗的世界,让他燃起了希望,决定尝试通过运动来辅助抗癌。
起初,他才快走几步,便呼吸急促,每迈出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担,双腿沉重得如同深陷泥潭,但他咬着牙坚持。慢慢地,他能轻松地快走几公里,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一段时间后复查,医生都夸他的状态比之前好多了。
这让老赵在坚定运动下去的同时,心中也不免疑惑,运动真的这么神奇吗?
运动和抗癌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癌症,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一旦降临,就如同一场凶猛的风暴,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难以承受的沉重与改变。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在癌症防治领域,运动抗癌这件事正逐渐被科学所揭示,大量研究表明,从细胞层面、免疫系统到基因层面,运动都发挥着令人惊叹的积极影响。
早在2016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就发布的一项堪称里程碑式的研究,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团队以庞大的样本量和超长的跟踪周期,对 144 万人展开了为期 18 年的深度追踪调查。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着参与者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锻炼情况,并详细记录他们的健康状况。

令人惊叹的是,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坚持锻炼的人群,至少降低了 13 种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病率。涵盖了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癌症类型。
这意味着,规律的锻炼习惯如同为身体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有效抵御多种癌症的侵袭,极大地降低了患癌风险,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无独有偶,2022 年,《国际癌症杂志》发表的研究从分子层面揭示了运动抗癌的机制。
研究人员收集并深入剖析了海量样本数据发现,长时间坚持每周多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参与者,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积极变化。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体内会释放出更多抗癌分子,如白介素 - 6(IL - 6)。IL - 6 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结合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对癌细胞的代谢过程产生影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此外,IL - 6 还能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形成一种全方位的抗癌免疫反应,进一步遏制癌细胞的发展。
关于运动和癌症之前的研究难道就止步于此了吗?
同年 11 月,《癌症研究》上刊登的一项研究聚焦于高强度运动与转移性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可显著降低转移性癌症的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解读。

其表示,运动时,肌肉会进行高强度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癌细胞由于其特殊的代谢特性,对热量的耐受力远不如正常细胞。
在高温环境下,癌细胞的蛋白质结构和细胞功能会受到破坏,导致其生长和分裂受到抑制,甚至直接被杀伤。
此外,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呼吸频率加快,会吸入大量的氧气,气体交换也更为频繁。这使得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如自由基、代谢废物等,能够更快速地排出体外。
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免疫系统的细胞能够更高效地在体内循环,及时发现并清除癌细胞。

更为重要的是,运动可显著增强身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这种免疫增强效应不仅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患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表明,运动在癌症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长期锻炼降低多种癌症发病率,还是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释放抗癌分子,亦或是高强度运动降低转移性癌症风险,都为我们通过运动维护健康、对抗癌症提供了科学指导。
不过,还是那句话:单靠运动就能抗癌吗?运动真的有这么神奇?

单靠运动就能抗癌吗?
答案是:并不现实!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癌症的发生发展和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遗传、生活方式、一些疾病存在、环境等等多个方面都可能“加速”癌症的发生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仅仅通过运动就能实现抗癌的话,医生只能告诉大家:虽然有积极作用,但作用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就好比,腹型肥胖以及缺乏身体活动,都被证实会提高癌症的发病几率,那么,腰粗的人能否凭借增强身体活动来降低患癌风险?
换言之,那些身形苗条但缺乏运动的人,患癌风险是否会因此增加?

关于上述的问题,之前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最近,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展开的全新研究,为这些疑问提供了关键线索。
该研究规模庞大,共纳入了315 457名参与者,中位随访时间长达11年。在随访期间,9.4%的参与者被诊断出患有癌症。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腰围不符合WHO指南要求的人群,患癌风险显著上升,哪怕他们的身体活动较为充足,其患癌风险依然会增加(风险比HR = 1.11)。
类似地,身体活动未达指南要求的人群,即便腰围纤细,患癌风险也处于较高水平(HR = 1.04)。而那些腰围和身体活动水平都不满足WHO指南要求的人,患癌风险更是大幅攀升(HR = 1.15)。
据估算,在英国生物样本库记录的癌症病例中,因腹型肥胖且身体活动不足而患癌的人群约占2.0%。

这表明,要想有效预防癌症,腰围和身体活动水平这两个指标必须同时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的要求。
具体来说,女性的腰围需小于88厘米,男性需小于102厘米;
同时,每周身体活动量要超过10个代谢当量 - 小时数。只有满足这两项标准,才能真正筑起预防癌症的有效防线,仅满足其中一项是无法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的。
这也就是说,即便一个人的腰围已经符合WHO指南标准,也不能因为身体活动不足就忽视癌症风险的增加。同样,即便身体活动量达到了指南要求,也不能认为腹型肥胖带来的癌症风险就完全消除了。
这项研究强调了维持健康腰围和充足身体活动对预防癌症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癌症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你能想象吗?
不用专门抽时间去健身房,也不用购置一堆昂贵的器材,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就能轻松开启防癌模式。
“零食运动法”的关键——VILPA,也就是间歇性剧烈生活方式或体力活动,它简直是把运动玩出了新花样。像早上着急出门赶公交,一路小跑的过程;或者午休时,在办公室附近快速爬几层楼梯,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行为,背后都藏着VILPA的身影。
它就像一个个健康小彩蛋,在你不经意间为身体注入活力。
和吃零食一样,“零食运动”主打一个随时随地、随心所欲。不管是在上班通勤的路上,还是在家打扫卫生的间隙,只要你想,随时都能来上一小段,而且完全按照你的节奏走,轻松无压力。
权威研究更是为“零食运动法”的神奇功效盖章认证!

2023年7月,《美国医学会杂志 - 肿瘤学》发表的研究显示,每天只需花3 - 4分钟进行VILPA,就能明显降低总体癌症风险,身体就像被按下了健康加速键。
同年12月,《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更是带来惊喜,每天进行3次,每次1 - 2分钟的VILPA,全因死亡风险和癌症死亡风险都显著降低。
还等什么?别再让没时间运动成为借口,每天1分钟的“零食运动法”,就能帮你筑起防癌的坚固堡垒。
参考文献:
[1]《为什么运动可以防癌?运动使癌细胞肉眼可见地“消失”!》.健康时报.2022-05-19.
[2]Danna S ,Shivang P ,Paulee M , et al.An exercise-induced metabolic shield in distant organs blocks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tic dissemination.[J].Cancer research,2022,82(22):
[3]Sheinboim D, Parikh S, Manich P, Markus I, Dahan S, Parikh R, Stubbs E, Cohen G, Zemser-Werner V, Bell RE, Ruiz SA, Percik R, Brenner R, Leibou S, Vaknine H, Arad G, Gerber Y, Keinan-Boker L, Shimony T, Bikovski L, Goldstein N, Constantini K, Labes S, Mordechai S, Doron H, Lonescu A, Ziv T, Nizri E, Choshen G, Eldar-Finkelman H, Tabach Y, Helman A, Ben-Eliyahu S, Erez N, Perlson E, Geiger T, Ben-Zvi D, Khaled M, Gepner Y, Levy C. An Exercise-Induced Metabolic Shield in Distant Organs Blocks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tic Dissemination. Cancer Res. 2022 Nov 15;82(22):4164-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