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豆腐脑”

卧云枕月旅行 2024-12-21 08:54:38

我们都知道,豆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上炼丹时无意中发明的……

刘安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被封为淮南王以后,他整体热衷于养生,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就召集术士在八公山上烧炉炼丹,他们用黄豆和卤盐做原料,结果炼出了雪白细腻的块状物,这就是后来人们喜欢吃的豆腐……

豆腐在各地流传开后,人们对豆腐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豆腐脑就是其中之一……

要说“豆腐脑”就是豆腐压制成型前的豆腐,比起豆腐来,它更加爽滑,口感软嫩,配上料汁,那就是豆中极品了……

说起豆腐脑,小时候好像在农村的古会上吃过,印象不是太深。真正喜欢吃豆腐脑还是来咸阳以后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单位食堂的早餐比较单一,我们就经常到对面的河头堡小市场里吃豆腐脑。最喜欢吃的是那位礼泉胖嫂卖的蒸碗豆腐脑,蒸碗豆腐脑就是把点好的豆汁,倒进碗里,直接到蒸箱里蒸熟,浇上汁子,撒一点葱花香菜,放几粒黄豆,配上一大块热腾腾的葱花饼,就是一顿非常理想的关中早餐了……

也许是年轻的原因,或者是早晨肚子饿的原因,总是感觉这顿豆腐脑葱花饼非常解馋,非常到位……

记得我们单位的老吕,当年面临退休,一般来的比较晚,来了后就拿个大老碗到对面要一大碗豆腐脑,上面飘着红堂堂的油辣子,坐在办公桌前,拿一块葱花饼,吃的满脸流汗,感觉甚是过瘾……

豆腐脑,公认的还是乾县的豆腐脑好吃。那个时候,只要是到乾县出差,必吃豆腐脑。豆腐脑只有早上和晚上才有,所以经常是为了吃碗豆腐脑要在乾县留宿一晚。记得县城最好吃的是北十字北头,桥子口的地摊豆腐脑,每次最少两碗,好像一碗只要五毛钱……

后来有人在咸阳卖乾县豆腐脑,人们感觉总不到位,有人就说乾县豆腐脑,必须要用乾县的水才行,好像还真有人从乾县拉水到咸阳做豆腐脑(只是传说)……

乾县豆腐脑出名以后,有位旬邑人到乾县学习做豆腐脑,后来卖的越来越火,卖出出了自己的品牌,叫做“苟八豆腐脑”,目前连锁店都开了好几家……

今天早上起来,步行来到中山街,来到乾州豆腐脑店,要了一碗豆腐脑,一块葱花饼,吃完后,好像怎么也没有找到当年的感觉……

也许是年龄大了,没有了当年的胃口,也许是最近吃的次数比较多,嘴里的味蕾已经麻木,需要歇一歇了……[捂脸][捂脸][捂脸]

豆腐脑,家乡的味道,永远都是关中人理想的早餐之一……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