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火烧掉1.5万,孝心成了“面子工程”?
“轰!”火光冲天,200平的纸扎别墅在烈焰中化为灰烬。这不是电影特效,而是2025年清明节常州某大户祭祖的真实场景——一栋长宽超10米、带空调凉亭的“豪宅”,售价1.5万元,烧完只需几分钟。网友惊呼:“活人买房要贷款,死人‘住别墅’直接烧?”

这场“烧钱比拼”背后,是一场愈演愈烈的祭祀攀比风:从纸钱元宝到“精装别墅”,从“名牌包”到“新能源车”,祭品价格年年翻倍,甚至有人提前20天排队预订。烧纸,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哀思,而是成了活人的“面子战场”。
这栋200平的纸别墅并非粗制滥造。常州武进区的扎库师傅杨先生透露,别墅外层用布料替代纸张,内部家电、家具一应俱全,甚至能“以假乱真”。
制作需耗时20天,成本占售价70%-80%,16名师傅日夜赶工才能满足订单。商家嘴上喊着“利润薄”,但南通周边城市扎库生意火爆,甚至有湖南客户跨省订购,师傅上门安装。

2024年,南通曾出台政策禁止销售殡葬用品,但一年后纸别墅价格反涨120%,规模更大。面对质疑,民政局工作人员无奈回应:“传统习俗难一刀切,只能倡导文明祭祀”。政策与现实脱节,商家趁机钻空,攀比之风愈烧愈烈。
争议炸锅:孝心还是“烧钱竞赛”?
支持者说:“花自己的钱,图个心安,外人管不着!”反对者直接怼:“活着不孝顺,死后烧别墅,这叫演戏给邻居看!” 更有网友讽刺:“烧完记得打电话问祖先收到没?别白烧了!”
纸别墅焚烧时火苗窜十几米高,纸灰漫天,南通曾因烧“扎库”引发火灾,消防队动用高压水枪灭火。北京近期两起因烧纸引发的火灾,当事人被刑拘,网友调侃:“祖先没保佑,先把自己送进局子”。

社会怪象:越禁越贵,越贵越买
南通一户无子女老人去世,侄子为办丧事烧光23万遗产,被法院判赔6万。类似案件频发,丧事成本飙升,普通人被迫卷入攀比旋涡:“别人烧别墅,我烧纸钱?丢不起这人!”
“孝心无价”“祖先住得差,子孙没面子”——商家用情感话术刺激消费,甚至搞“限量预订”,制造焦虑。无锡材料商胡先生坦言,3000元成本的半成品转手卖5000元,利润翻倍。
西南科技大学学者肖铖权直言:“烧别墅是孝心异化,把祭祀变成炫富表演!” 湖南科技学院谢书灿则呼吁:“生前多陪伴,比死后烧10个别墅更有意义!”
9亿中国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1.5万相当于7个月工资。

焚烧纸扎释放大量PM2.5,污染堪比工业排放。
多陪父母吃顿饭,比烧一栋别墅更暖人心。网友神评论:“活着时多叫几声‘爸妈’,胜过死后烧金山银山!”
推可降解纸花、电子祭扫服务。无锡材料商已尝试用环保布料,但需政策扶持。

借鉴德国“浪费罚款”经验,对天价祭品征税;推广社区集体祭扫,减少安全隐患。
看着那栋200平的纸别墅在火中化为乌有,我突然想起老家邻居张大爷。他独居十年,子女每年清明烧万元祭品,却从不回家。去年张大爷走了,葬礼上堆满纸扎跑车,可最刺眼的是墓碑前——连束真花都没有。

孝心不该是烧给外人看的烟火,而是握紧父母手的温度。如果有一天,祭品越烧越贵,亲情越烧越薄,这场“孝心表演”终将烧掉人性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