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川行第十天:旅行拼图

爱奔走的寒号鸟 2024-10-24 11:40:35

10月23日星期三晴

今天全天游览在黄龙景区。那么这篇旅行日记的主题以及主要内容,都需要、应该围绕黄龙景区展开。包括黄龙特殊的地质形态;这种地质形态又带来了怎样的美感;还有由此联想出天地造化无穷,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如何渺小等等吧。用这种套路写游记当然没错。事实上,现在网络上出现大批人工智能AI写手,已经设定为程式化的写作方式。其面目可憎,文如嚼蜡,说其对汉文学语言构成猥亵罪并不为过。有鉴于此,我选择如实记述一天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事情。我看到的,我经历的,我走过的。犹如一块块图板,最终完成相对完整的拼图。当然更重要的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写日记太降低我的格局了。怎么能与俗人一样,用貌似华美的文字掩饰自己的无知与虚荣。所以,咱们来拼图,拼出一个万花筒,方见得世界的光怪陆离。

二、往事已矣

先说一件往事吧。正好20年前,2004年10月份,参加单位的团来四川。当时还没有、至少我没有数码相机。用一个老式的傻瓜胶片相机拍照,不幸的是还用了假胶卷。总之那是一次混乱而且愚蠢的旅行,可惜了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来了。20年前我50岁,当时舆论的普遍看法是我好像35岁。20年后的现在,我70岁。认识不认识的人看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人奔90岁去了。心灵伤害,致命的。

再说一句。20年前的九寨黄龙山青水秀无与伦比。20年后的九寨黄龙今犹胜昔。即使有汶川大地震的破坏,但患痕已经消失。然而一个人,在经历了巨创之后,还有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吗?

20年时光匆匆,20年岁月流逝。青山依旧在,我已非我。如果陶渊明老先生尚在,他会怎么说?

遥遥从羁役,

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

顺流追时迁……

三、眼花缭乱的旅行计划

前天(21日)到九寨沟。考虑到离开九寨黄龙的高铁票根本买不到。几万人恐有滞留之患。所以下车就买了24日去绵阳的长途汽车票。但入住藏居之后,老板索朗说,如果去黄龙,没必要再回到九寨沟住宿。在黄龙景区周边有很多酒店,价格低于九寨沟。或者从黄龙去松潘县城也很方便。最终确定了这个方案。退掉去绵阳的汽车票(损失一小笔退票费),接下来是一系列环环相扣、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操作。至少有3~4个环节不允许出现失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于幸运。不过结局圆满,今天晚上住在松潘县城里,是最理想的结果。

四、黄龙景区

都写到这了,还不提一句黄龙景区观感,其实是不对的。不过还是那句话,有无数人来到黄龙,照了无数张照片,包括在网上写了无数篇小作文。我也写不出花儿来。美景在前目不暇接,海拔3千多米喘气如犀牛望月也是正常的。但还有一个现实情况。从低海拔攀升到高海拔产生的压差,会对腹部~准确的说是大肠带来奇妙的影响。这里就不多说了,道理你懂的。

记得在丽江蓝月谷景区见到过与黄龙相似的钙华堆积地貌。蓝月谷还有一群白色牦牛披着鲜艳的披肩在水里供游人骑乘。黄龙的钙华池、钙华海更有特点,我觉得像远古的鳄鱼化身而来。那些小坑都是鳄鱼的鳞甲。河水川流不息,是鳄鱼的眼泪吗?

顺便说一句,黄龙景区的钙华池加一泓蓝水,挺适合拍美照的。我尝试着让普哥坐在水池边,可以两腿下垂做打水状,也可以身体后仰,用双手在身后支撑。当然难度大一点的话,用一只手指向天空,最好拈一个兰花指。不过普哥坚决拒绝了妖娆的造型。今天又有一群女游客请我拍照,好像我外套上没有妇女之友的标志啊~

五、蛄蛹

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属于意会动词,北方方言中缓慢移动的意思。大约和毛毛虫一样,一拱一拱的向前进。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都是“蛄蛹”的样板。早晨的九寨景区入口处,数千人分为几列,一点点向检票口蛄蛹。黄龙景区,索道车排队。后来的人在排队通道的入口处会看到明确书写的一块说明牌。上面写着:从此处开始排队,到坐上索道车需要2小时。一个人一生中蛄蛹2个小时显然微不足道,所以大家都在耐心的蛄蛹着前行。我们嫌排队时间太长了,徒步走上去了。

六、松潘

下午3点半离开黄龙景区,乘坐大巴车到松潘(找大巴车也费了不少事)。车程1个小时,4点半到松潘客运站。买到明天早上去都江堰的长途汽车票。明天下午到都江堰。看情况也许再换车去广汉三星堆。

松潘古城近年来挺火的,享受邻近九寨黄龙带来的旅游红利。但松潘本来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城门口有一座李德裕塑像,大唐朝已经开始经营川藏边地区。城墙是唐代始建、明初重修,坚固异常。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文宗时剑南西川道节度使。后两度为相。文宗太和三年(829年),至松洲等地筹边,绘制剑南西山边防图,修葺保障设施,于松州洽地筑“柔远城”以扼西山吐蕃,训练士卒民兵,置雄边子第耕战屯戍;于松州至茂州一线设三十六关堡,在松州西山崖畔建筹边楼。

松州古城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剑南节度使李德裕在此筹边时筑柔远城,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进行扩修,至明嘉靖五年形成现有整体规模。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松潘卫指挥耿忠奉命为土城加砖,用桐油、石灰、糯米熬制灰浆粘砌墙体以坚固城墙,护佑百姓安居乐业,促进古城繁荣兴旺。固城物资筹备之初,耿忠以《大明律》为根本特颁发廉洁政令,核心要义即禁止参与物料采购的官吏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妄为、中饱私囊、以次充好,违者将依律严惩。明英宗正统年间,松潘兵备的佥御史寇深又主持将城墙西部由山麓筑到山巅,建成绕西门顶山一周的爬山城,松州城墙全长4.862公里,初具规模;嘉靖五年,总兵何卿增修外城1.35公里,经过一百五十余年,松州具备了内城外廓的规模,城墙全长6.211公里。在严苛政令和震慑下,松州古城墙如期高质量完成巩筑,虽历经600余年风雪摧损和残酷战火洗礼,仍旧坚固如初,巍峨屹立于川西高原。

七、疲劳

昨天九寨游3万多步。今天黄龙攀升2万步,海拔3300米。前几天每天都在2万步左右。略微有点疲劳感是正常的。但这话不能随便说,容易被批评指责,落话把~不过总体上看,这个夏天在天体浴场坚持游泳,体能储备不错。下一阶段旅程没有很辛苦的安排了。

八、世界那么多人

早上6点半离开虫牙村藏居,天没亮黑灯瞎火的。一个老太太~游客,着急忙慌上车,扑嗵一下摔倒了。把老头吓了一大跳,上车以后还在揉腿。我觉得这老太太今天够呛能走得了九寨沟那么多路。索朗开车送我们,嘟囔着说,岁数大了就别出来旅游了。

在黄龙景区向一个小保安打听游园具体事宜。小伙子面带微笑耐心回答,同时还在指挥车辆进出。景区里有很多清洁工,男女都有。女员工穿藏族长裙和半高跟皮鞋,实际上走山路台阶很不方便而且不安全。

从黄龙景区到松潘,大巴车司机是一个黑脸膛壮汉。用手机不停的沟通,有网上订票的,落实什么时候能到。有像我们这样自己找来的,还要看座位够不够。最后尘埃落定,拿手机收款。然后鸣笛一声,大客车绝尘而去。

在松潘城里,我们找饭吃。一个藏族老太太在店门前推荐她们的酥饼,带肉馅。再来一杯酥油茶,确实不错。

这世界这么多人。好人,善良的人是大多数。社会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点的改进吧。

《这世界那么多人》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人群里 敞着一扇门

我迷濛的眼睛里长存

初见你蓝色清晨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

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

常让我 望远方出神

晚风中闪过 几帧从前啊

飞驰中旋转 已不见了吗

远光中走来 你一身晴朗

身旁那么多人 可世界不声 不响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

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

常让我 望远方出神

笑声中浮过 几张旧模样

留在梦田里 永远不散场

暖光中醒来 好多话要讲

世界那么多人 可是它不声 不响

这世界有那么个人

活在我 飞扬的青春

在泪水里浸湿过的长吻

常让我 想啊想出神

10月23日写于松州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