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说读书无用吗?寒门贵子庞众望: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是科技报国

婉琳来了 2025-04-19 17:50:18

4月13日,在清华大学的一个对话活动上,庞众望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期间他表示当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这句话瞬间就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作为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学生,庞众望对于时代,对于国家,往往会有着更深刻的感悟。

01

对于很多人来讲,庞众望可谓天崩开局,父亲精神异常,母亲瘫痪在床,5岁的时候他就被迫跟着自己的姥爷捡废品维持生活。

直到考上大学,他的生活才迎来彻底的转变,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家庭意味着痛苦的过去,但他从不这样认为。

在他看来他的妈妈非常好,家里只不过稍微困难了一些,有困难那就去解决困难。

这些年来,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娃,1999年他出生于河北的一个特殊家庭。

父亲因为精神分裂意识经常不清醒,一旦发病身边的人都会受到伤害,根本无法承担家里顶梁柱的责任。

与此同时,他的母亲则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终日只能坐在轮椅上,所以庞众望自小便十分懂事。

在别的孩子还在缠着父母亲亲抱抱举高高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帮着家里打扫卫生,下地跑腿。

不过5岁,还没有灶台高的庞众望已经开始学着做饭,甚至于有时间还要跟着姥爷捡废品去。

这样的生活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难以想象,可这对于庞众望而言还只是冰山一角。

6岁那年,庞众望突然心跳特别急促,同时还嘴唇发紫,好在很快在邻居的帮助下他被送去了医院。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先天性心脏病,知道消息的那一刻作为母亲的庞志芹天都塌了。

在当时做这个相关手术需要3万,这对于普通人家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了,更何况他们这样的家庭,所以很多村里人都劝她算了吧,是这孩子命不好。

可庞志芹不肯放弃,她坐在轮椅上硬是挨家挨户把手术费凑够了,很快庞众望被推上了手术台。

值得高兴的是,手术很顺利。

02

就像名字里带的那个“志”一样,庞志芹也是一个很硬气的人,在儿子做完手术后,就想尽办法还人家的钱。

其实村里人当时借钱就没想过让他们还,甚至之后也没人到他们家里要债,可庞家人并没有因此就将这些恩情视作理所当然。

庞志芹无法外出打工就找了一份刺绣的活计,她常常拿着针线在床上一坐就是一天,庞众望的父亲也在亲戚的带领下外出打零工,每年也能挣个几千块。

看到父母如此辛苦,小小的庞众望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捡废铁、塑料瓶、纸板等废品,积攒起来卖钱帮补家用。

就这样,他们花了整整4年的时光,终于还清了手头所有的欠款。

对于这个家庭很难得的一点就是,不管条件有多苦,从未选择让孩子放弃学业。

庞志芹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早年的时候,她还会让侄子教自己读古诗和散文,记熟后再对着儿子反复朗诵。

在母亲的深切敦促之下,庞众望从未放弃过学习,并且在校成绩异常优秀,常常拿奖拿到手软。

2017年的时候,他一举夺得沧州理科状元,成功考入清华。

这大概是庞志芹人生最开心的时候,虽然自己没怎么读过书,可儿子很有本事,贫苦的原生家庭并没有拖累他。

自此庞众望一家也走入了大众视野,几乎人人都在感慨这个小伙人生的励志。

03

当时因为事件热度很大,许多人都对庞众望释放了善意想要资助庞众望,但其全都拒绝了,他表示学校给予了一定资助,自己想通过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不打算贷款念书,希望好心人的资助能用到更有需要的人身上。

他从底部走来,但一路又能不断向上看,这才应该是青春的形象。

其实一开始进入大学,庞众望也曾有过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过去的努力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现在呢?因此他找了很多志愿者工作,很快他发现自己不擅长和其他人打交道,不过他在数学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现在他已经本科顺利毕业,并在之后直接在本校读博,研究方向便是精密仪器。

从苦难中走来,庞众望对于国家有着尤为深厚的感情,不论是从奖学金还是低保政策方面来讲,他都确实受益于国家,受益于时代,不可否认他自己的努力,好心人的帮助,但若没有一个大环境托底,这一切最后会有多曲折很难想象。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在前几天的清华对话活动中,他提到,从近几年已经开始的科技封锁,再到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关税问题,可以看到时代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而这也恰恰对应了当初母亲对他的期望,在几年前的《面对面》采访中,庞志芹希望儿子能搞好自己的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如今,她的儿子真的做到了。

04

现在的庞众望已经彻底冲破藩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未来在科研领域一定会熠熠生辉。

此外让人替他感到开心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对方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人相处日常很是甜蜜,据说两人已经订婚了。

祝福今后所愿皆所得!

参考来源:

北青网 面对面丨庞众望不负众望 他说:“我想翻个倍!”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