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是1936年钱学森和同学的珍贵合影,他们当年,都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每个人都打扮的十分时髦又帅气,他们的穿着也十分统一,白色的衬衫,青灰色的西裤,显得人精神十足。
钱学森身边的同学后来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像张光斗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徐志伦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而钱学森更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

他们都在不同的地方,默默地为国家的发展做着不可缺少的贡献。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是科研教父,那么你知道他后来还差点被美国软禁回不来国的故事吗?

1911年钱学森在上海出生了,从小他就在学习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其实也得益于他有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就是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
钱均夫在花钱给钱学森买书上毫不吝啬,并且还坚持为儿子挑选图书和画报,钱学森也争气,在学习上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这是16岁的钱学森在自家别墅留下的一张珍贵的全家福,照片拍摄于钱家位于杭州方谷园的别墅,这个别墅为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的嫁妆,可以说钱学森的童年,就是在这里。

当时的钱均夫已在浙江教育厅担任督学,他在民国教育界有一定的地位,从小对钱学森的教育是注重中西文化结合,而母亲章兰娟也是出自富商之家,而且擅长数学,从小就培养钱学森背诵唐诗宋词、玩心算游戏,培养其理科天赋。

在钱学森报考大学前夕,钱学森就因数学成绩优异而得到中学数学老师的赏识,数学老师认为,数学系应是钱学森的报考方向;国文老师却因他文章出众,觉得应报考中文系;美术老师则认为他有艺术天赋,建议他学画画。
不过,钱学森还是坚守了自己的想法,毅然选择了学习铁道工程,钻研火车头的制造。

后来,钱学森以机械工程学院第一名的成绩从交通大学毕业,前往美国留学。
在赴美留学前,父亲送给钱学森的礼物让他印象深刻,是一箱“中华文化丛书”。
可以说,钱学森的人生抉择与祖国命运相关,他就读于上海的大学时,恰逢战火纷飞之季,日军侵略的残忍场景历历在目,这更坚定了钱学森捍卫国防、发展工业的决心,火箭导弹在当时初露头角,科研也成为他终身的志趣。

随着火箭导弹的初露头角,科研也成为了钱学森终身的兴趣爱好和志向。
在美国,钱学森踏入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他苦心孤诣地钻研科研事业,与此同时,还与同事、学生组建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还被调侃为“自杀俱乐部”,因为实验很危险,但他们小组依旧不顾爆炸危险,积极实践,这就是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前身。

也就在钱学森去美国留学的第二年,蒋英因陪父亲到欧洲考察,并留在德国留学,命运的红线就将这两人紧紧缠绕在了一起。
其实,两人的缘分从小就有苗头了,蒋英一家和钱学森一家在当时关系十分要好,蒋英在小时候还差点被过继给钱家给钱学森当妹妹。

1937年,蒋英考进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并在一次匈牙利举行的国际歌唱比赛中获奖,因为她出色的音乐天赋,在不少音乐比赛上获了奖,在当时也收获了不小的名气。
钱学森的父母一直很在意,蒋家这位漂亮而又有出息的女儿,因为当年他们有约定,如果蒋英做不了干女儿,大了就嫁给钱学森。

因为许久不见,后来再也没提这件事,钱学森和蒋英之间没有联系,一直到钱学森36岁,因为专心投入科研事业,他一直没有谈女朋友。
两人缘分的开展始于蒋英为钱学森安排的一场相亲上,但蒋英发现,在这场相亲会上,钱学森的心并没有放在蒋英介绍的相亲对象上,而是跟蒋英聊的很来,眼睛也仿佛被蒋英吸引了似得,深深地注视着她。

后来钱学森总是老去蒋英家,嘴上说着来看望蒋伯母,实际上却是奔着蒋英来的,但他一个搞科研的人,一点也不浪漫,也不懂得怎么追姑娘,但蒋英也渐渐明白他的想法。
日复一日的相处之后,钱学森向蒋英表露心迹,希望她能同自己一起去美国。

蒋英本意是想两人相互了解一段时间后再作决定,然而钱学森对于科研的热爱一刻也不能停,执意要跟她一起去美国。
蒋英妥协了,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发现,自已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个潇洒的男子。
后来,在1947年夏天,两人就在上海举办婚礼。

这是1947年的钱学森和蒋英,他们刚结婚时间不久,佳偶天成,新婚燕尔,一对壁人,即使是现在看起来,依然让人赏心悦目。
那个年代,没有美颜,没有滤镜,更无医美,然而蒋英之美极具辨识度,惊艳绝伦,足以惊艳时光,令人喟叹。

这是钱学森回国前一家人的合影,一家四口在度假时所拍摄的珍贵照片,照片中,钱学森身穿一件棕色衬衫,脖子上还挂着背包,手上拿着太阳帽十分松弛。
妻子蒋英则是穿了一件白色短袖衬衫,显得整个人的气质更加的干净、独特,两个孩子面对镜头露出了开心的笑脸,一家人尽显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二人,其一献身科学,其一投身艺术。二者于不同领域各绽芳华,且相互促进、彼此启发,真可谓天作之合。

钱学森当时在美国有着极其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还是准备返回祖国为国效力,美国人为了挽留他,给出了种种优厚条件,但他都不为所动,不料,美国官员阻拦他登船,监禁、软禁他达5年之久。
此后长达五年之久,钱学森一直处于严密监视之下。

中国科技界知悉钱学森在美国遭受迫害后,旋即通过多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对美国政府之举予以谴责。
中国政府也多次与美方交涉钱学森回国问题,但由于国内始终无法与钱学森取得联系,因此,美方每次都否认扣留中国公民。

彼时,钱学森正为无法向国内传递消息而苦恼,他深知,自己的回国之事,唯有让国家高层知晓其归国愿望与当下处境,方可解决。
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营救与抗争下,钱学森突破重重阻碍,终于回归祖国,再度踏上祖国这片令他魂牵梦绕的土地。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5年, 钱学森一家在回国的游轮上,他放弃了美国高薪的工作, 毅然决然地选择返回祖国, 用毕生所学报效国家!
照片中钱学森搂着妻子和孩子,妻子蒋英也笑得十分开心,一家人的穿搭也是黑白色系,令人赏心悦目。

回国后,钱学森就带着蒋英和孩子去上海看望父亲,这是一家三代的第一次聚会,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但是,此时的蒋英却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将要参加一项最高机密的工作。
后来钱学森总是神秘失踪个一段时间又回到家来,也从来没有对蒋英谈过一句他的工作,这让蒋英对此倍感疑惑。

当时,钱学森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带头人,必须对所有人包括家人保守此项工作的秘密。
那时候,我国的航天事业刚起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钱学森又要到大学讲课,又要经常去沙漠基地,工作已经忙的他转不过来了,更无暇顾及家庭,家里的事情全靠蒋英一人操持和承担,这让蒋英倍感压力。

直至1991年,钱学森荣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这一荣誉,这是多么伟大的荣耀啊。
在盛大的颁奖典礼上,钱学森当面致谢妻子,蒋英方知多年的操劳与忍耐终未付诸东流。

1987年,晚年的钱学森和蒋英夫妇前往德国黑山风景区旅行时的照片,镜头中的钱学森和夫人都穿着棕色的风衣,妻子蒋英亲密地挽着丈夫的手,背景处是一位雪山和湖泊,湖上还有天鹅在畅游,画面非常的美丽。
这一年76岁高龄的钱学森卸下了具体的职务,只保留了荣誉性的职务,他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几乎贡献了大半生的心力,晚年终于有时间可以更多的专注于家庭生活,并且带相濡以沫的妻子出来走走看看。

纵观钱学森的一生,他淡泊名利,不负领袖与人民的殷切期望,终偿报效祖国之夙愿!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海外版——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2021年09月27日

中国航天报——钱学森诞辰112周年丨哪些瞬间触动你我心弦2023-12-11

青年周末——钱学森的婚姻:不懂送花 没两句话就“征服”夫人 2)2009年11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