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一下,即将入夏的南京又秒变回了春天;在春雨的洗礼中,江苏苏宁易购足球俱乐部本赛季第一次“云打卡日”在徐庄基地上演。虽然外援和主教练都不在,苏宁没有在镜头前把肌肉亮出来,但对于广大球迷来说,看一场队内9打9的对抗赛,近距离看看球员在健身房的放松训练,看看大伙切磋一下乒乓球,再看看官方账号对吴曦、张凌峰等球员,以及中方助教曹睿的采访也算是挺解渴的。
那么在苏宁的“云打卡”日,外界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如果是其他俱乐部的探子,或者是一些想追踪“深度”的球迷,得到的信息会很有限。毕竟在技战术层面,无论对抗赛苏宁球员打出多么精彩的配合,等外援一回来,大家肯定得围绕着外援打的情况下,国内球员打出的配合恐怕是不太可能在联赛中打出来的。。。何况联赛都不知道哪天开始,苏宁这一阶段的训练本身就是以体能储备为主;现阶段打对抗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大家的状态给调出来,也不是为了练技战术,而是在枯燥且强度很大的体能储备之余,让大家找一找球感的同时,调节一下大家的情绪和心态。
当我们看到几个守门员在训练结束后在场地上加练,其他位置的球员在健身房加练,直播中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这都足以体现出苏宁的国内球员并没有因为疫情拉长的休赛期产生厌倦情绪,球员的自律性、球队的氛围都是很不错的。再考虑到苏宁在软硬件、技术方面做的确实比较完善,通过基地的智慧球场,奥拉罗尤可以实时观看到球队的训练状态并进行指导,球队依旧可以按照主教练的要求展开训练。

除此之外,在苏宁的“云打卡”日,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也带大家好好的领略了一下除更衣室外,基地的其他地方,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了一下“禁区”;而苏宁是目前中超一线队平均年龄最为年轻的球队,通过官微的镜头,可能很多球迷也第一次在镜头里看到了包括齐雨熙、黄子豪等一些此前鲜有在一线队登场的年轻球员的身影。
那么没有外援,没有主教练,也没有技战术训练的开放日到底释放了哪些信号?除了之前提到的球队氛围以及球员的自律性外,那就是通过打对抗的球员,可以看出球队大概的阵容框架。新赛季中超报名是25(国内球员)+5(外援),出现在镜头里的球员除了4个门将外,还有16个其他位置的球员(也许还有其他的,但并未注意到);考虑到现如今苏宁一线队也不存在国字号抽调等问题,因此这20名球员+还未归队的5个外援,基本上就是苏宁一线队新赛季的出场球员。而在这20名球员里,固然也包括了周云、杨博宇、杨笑天、田依浓等此前备受外界诟病的名字。

考虑到今年冬天苏宁压根没引进新人,当苏宁的短板都没补上,一些原本占据主力位置的老人,位置依旧稳固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能反应出苏宁所谓的雄厚的青训基础,恐怕新赛季依旧很难得到主教练的重用。
此前外界普遍就对奥拉罗尤培养新人不利有些微辞,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奥拉罗尤在西亚是一个冠军教练,他已经养成了一种强者思维;因此甭管他手上有什么牌,他带队都会朝着强队的方向去打造;当奥拉罗尤的骨子里已经养成了带队争冠的信念,虽然他口头上表达过对部分年轻球员的欣赏,但实际上一心只想带队往上冲的奥拉罗尤,对于培养新人的欲望不是很强烈。
当然奥拉罗尤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他的这种想法跟苏宁可能不是特别搭;就是每场比赛前都给杨博宇、周云、杨笑天、田依浓们打一针鸡血,他们的实力也就放在那摆着;如果苏宁的定位是中游球队或者保级球队,他们确实够用,但这很显然不是奥拉罗尤追求的,跟苏宁喊出的口风也是完全不相符的。

那么是苏宁不知道这些球员能力不够,还是知道,但在市场找不到更好的,抑或是不打算找来更好的?具体原因就不做深究了,但是就之前的一些操作来看,苏宁可能是在有意“隐藏”一些问题。从去年下半程开始到今年年初,苏宁投资的某媒体平台都出现过一些吹杨博宇的声音;本次苏宁“云开放日”有多个播放路径,其中一个正是苏宁投资的某媒体平台,某跟队记者在该平台对训练进行解读时,形容杨博宇是技术型中卫,用脑子踢球(我确定我的耳朵没问题)。然而杨博宇来江苏这三年,我是从来没看出他哪一点像技术型中卫,什么时候是在用脑子踢球;而在大连、在上港,杨博宇的不少队友给他的评价普遍是身体强壮,正面防守不错,但脑子会时不时的短路,大连球迷曾经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糙粉怪。除此之外,杨博宇这几年在场上引发争议的“坏动作”不算少,自从有了他,杨笑天显得也没那么冲动了。

至少我个人认为,杨博宇踩韦世豪这一脚是故意的
当然客观的说,杨博宇这种球员也不是就不能用,他的身材不错,防守对方高中锋的效果还不错。但是杨博宇打了十几年职业联赛只证明了一件事,他适合临时去救火,一旦把他当成常规选择,后果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当年大连阿尔滨用他和晋鹏翔这两个炸弹打双中卫,基本上场场送大礼的画面,恐怕让不少大连球迷还记忆犹新。当一些明明适合临时救火,一年适合踢5到8场比赛的球员,有的是苏宁的主力,有的是苏宁重要的替补,这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球队的上限。再考虑到今年联赛的赛程可能会比较密集,对于轮换球员的依赖要大于以往的情况下,在赛季开始前的转会窗,或许苏宁应该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