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造不管停?电车的宽度,都快超过车位了:停车成问题了!

头条小嘉 2025-03-07 19:54:42

最近,不少车主开始吐槽:停车太难,电车宽度,居然快比车位还要宽!你能想象吗?小区停车场里,原本好好准则车位,放下一辆电车,居然连下车空间都没有。这可不是夸张,真是個现实难题。

我有個朋友,最近刚买一辆岚图知音,车身宽度1.9米,准则车位2.4米宽度,根本就停不下去!他说自己每次停车时,都得小心翼翼地倒进去。停得不好,门都打不开。那天,他试图从车里下车,居然差点卡住,得侧着身子才能出来!想象一下,倘若体重大一点,或者想、家里人一起出门,那下车就更麻烦。

这种情况不止仅发生在我朋友身上。我另一個朋友小李,买辆小米SU7,车宽1963mm。试着停到准则车位里,他说两個车停并排在一起,连下车空间都没。倘若旁边有柱子或者别车,车门根本没法打开!大家都晓得,车宽增加,舒适度是提高,可难题是,停车反而成难题。

过去买车,大家讲究都是车动力、油耗、空间。现在呢?车宽度一天天增加,原因居然是为容纳更大电池包!电池包体积增大,车身要更宽才能容得下更多电池。为提升续航,车身逐渐加长加宽,但停车位准则却没更迭,停车难成大多数车主困扰。

电车越来越宽势头,体现出车企对于市场需求盲目追求。他们为续航,一味增加车身尺寸,可是对停车位探究却完全忽视。比如那些经典油车,像凯美瑞、雅阁,这些车宽不过1.85米,停车起来还算方便。就算是豪华车奥迪A6L,车宽也不到1.9米。可是电车呢?一台小米SU7就接近2米宽,其他车种也都大差不差。试想一下,两台电车在停车场并排停放,下车空间怎么办?别说胖一点朋友,就是正常体型人,也很难在车门旁边站得直。

很多人会说,车宽大是为更好空间、舒适度。好像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电车设计初衷真是为更舒适吗?其实不然。电池包成根本,占据大部分车身空间。你看那些电车,虽说车身长,但内部空间并没有相应增加,很多车主体现,即便车长达5米,坐进去也没感觉到宽敞,反而是因电池占据大量空间,座位空间都被挤压。也就是说,车企把很多设计空间拿去做电池包,而舒适性根本没得到有效提升。

网友们可没闲着,纷纷给出主张,如何应对这“宽车阶段”。有人提议,车位可以改宽点,这样就能多腾出一些空间给电车,至少停得下,还能方便下车。还有人说,干脆停车场一改,增加几层,搞定停车难难题。也有网友表示,干脆让电车自己找到停车位,搞個自动驾驶。看着网友们各类奇思妙想,我忍不住笑,大家都在求生存,求着能好好停個车。

但说实话,这些主张效果真能有多少?就像小区车位都已经满,再宽车位也没有用,很多地方根本没空改建。再者,这些车企根本不探究停车难难题。车设计都已定夺,车身尺寸已经加大,根本不管你是否能够在车位里停下。

最让人不满是,车企只关心如何卖车,如何提高续航,怎么诱惑消费者,却从不探究车主实际运用体验。你想,车主们为搞定“续航”难题,甘愿接受宽车体,结果“停车难、下车难”成新常态。车企只是想着卖车,根本不管“后果”,这不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吗?

况且,说白,电车为什么须要这么宽?为电池!没错,没电你还真不能开车,电池越大,续航越长。但难题是,电池包放得越大,车体也就越大,给人带来不便也越来越多。对于一個家庭来说,车宽大,停车困难,出行不方便,难道这就是真正“进步”吗?

最后,给大家一個主张:选择车时,还是要慎重探究,尤其是停车难题。车宽增大,带来并不是生活便捷,而是带来更多烦恼。将来停车场,倘若继续这么设计,不止仅是电车,所有车辆都会变成“停车难”难题。大家可得提前想清楚,不然买车之后,倒是大概买個“麻烦”。

0 阅读:0

头条小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