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成分不好被退回,我却将他带走,如今他副师退休,对我很照顾

暖阳漫话者 2025-03-24 18:08:16

1978年,我26岁,风华正茂,刚调到连队,大家都叫我“小刘排长”。那时的我,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工作充满热情,却未曾料到,一个看似普通的事件,会在我的人生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

六月,骄阳似火,大地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一天中午,连长把我叫到办公室,神情严肃地递给我一张名单,上面一个用红笔圈起来的名字格外刺眼——张建华。连长语气低沉地说:“新兵,家庭成分不好,上头指示要退回去。”我顿时愣住了,追问缘由,得到的答案却让我难以接受:仅仅因为他的父亲曾是地主。

政策如同一道冰冷的铁门,将这个年轻的新兵拒之门外。我心中燃起一股无名之火,为他感到不忿。张建华,一个瘦弱却坚韧的小伙子,训练场上总是冲在最前面,别人跑五圈,他要咬牙跑六圈;别人扛沙袋累得气喘吁吁,他却默默坚持,从不叫苦。难道就因为家庭出身,就要剥夺他为国家奉献的机会吗?

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操场上,借着昏黄的路灯,默默地抽着烟,思绪万千。不远处,一个身影在来回踱步,正是张建华。我叫住他,他低着头,像个犯了错的孩子。我让他坐下,问他是否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他眼圈泛红,哽咽着说,他知道,也准备收拾行李离开了。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针扎了一下,阵阵刺痛。这个18岁的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少,却要承受如此不公的待遇。我语气坚定地告诉他:“我不会让你走的!”接下来的两天,我像陀螺一样连轴转,先是找到连长,据理力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连长被我的诚意打动,勉强同意让我试试。我又马不停蹄地找到营部的老赵,软磨硬泡,拍着胸脯为他担保,如果他出了任何问题,我一人承担。

担保书上,我的签名略显颤抖,我知道,我肩上扛着的不仅是一个年轻人的命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消息传开后,连队里议论纷纷,有人说我傻,有人说我沽名钓誉,更有人冷嘲热讽,说我竟然敢为地主家的孩子担保。面对这些质疑,我无暇顾及,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张建华找到我,他眼含热泪,坚定地说:“排长,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张建华说到做到。他训练更加刻苦,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和压力都发泄在训练场上。他不仅自己进步神速,还带动着全班的训练成绩一起提升。后来,他代表连队参加全团比武,一举夺得三等功。那一刻,站在领奖台上的他,光芒四射,我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命运总是充满波折。1980年冬天,张建华家中突遭变故,母亲重病,急需一大笔钱。他焦急万分,像热锅上的蚂蚁。我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积攒了半年的津贴,连里的战友也纷纷解囊相助,终于凑齐了医药费,将他的母亲接到城里治疗。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张建华白天训练,晚上还要打零工。我曾看到他在仓库里搬煤,双手冻得通红,却依然干劲十足。他憨厚地笑着说:“排长,您帮了我这么多,我不能总是依靠您。”那一刻,我被他身上的韧劲和感恩之心深深感动。

几年后,张建华的母亲痊愈,他也因表现突出被提拔到营部。我则转业回到家乡,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时光飞逝,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有一天,家门口出现了一位身穿军装的领导,他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见到我后,激动地喊了一声:“排长!”我一时竟没认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张建华。他已经是副师级干部了。

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笑着打趣道:“这话留着自己念叨吧,我可不想听。”此后,他每年都会回来看我,有时还会带着家人,连队里的老战友也常常提起他,每每谈起当年的事,我总会问他:“建华,如果当年你真的被退回去了,你会怎么样?”他总是笑着回答:“排长,那时候,我哪有脸跑啊?”

如今,他已副师退休,我亦在家安享晚年。每次接到他的电话,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欣慰和感慨。电话那头,老张再次问起我当年是否后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平静地说:“建华,这辈子,咱们都不能忘了当兵的初心。”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即传来他铿锵有力的声音:“排长,放心,这辈子都不会忘!”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担保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责任、信任和成长的故事。它像一颗种子,埋藏在岁月的深处,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它也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提醒我们永葆初心,砥砺前行。

0 阅读:68

暖阳漫话者

简介:如暖阳般,漫话生活的琐碎日常,温暖你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