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决定在沙特开启俄乌和平谈判,把欧洲甩到一边,法国总统马克龙为此紧急进行会议,以应对美国主持的俄乌谈判。这让人觉得欧洲就是个大冤种,出钱出力援助乌克兰,最后却没有能够参与俄乌谈判。

乌克兰对欧洲的战略价值犹如人体主动脉。每年45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曾通过这里输往欧洲,乌东黑土地生产的小麦喂养着北非和中东,哈尔科夫的军工复合体曾是苏联防御体系的核心支点。更重要的是,乌克兰作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其地缘走向直接决定欧洲大陆的安全架构。但正是这种致命的重要性,将欧洲推入了战略陷阱。
欧洲的无力源于结构性矛盾。军事上,北约体系内美国承担70%的防务开支,当华盛顿的军援节奏主导战场态势时,欧洲的和平和战争都沦为空洞的回声。政治上,波兰要求彻底肢解俄罗斯帝国遗产,匈牙利则公开反对军援乌克兰,欧盟的"一致立场"在成员国各怀心思中不断消解。

当俄罗斯代表要求乌克兰承诺永不加入北约时,欧洲尴尬地发现,这个关键条款的决定权掌握在华盛顿手中。克里姆林宫刻意将谈判拆解为俄美战略稳定对话、俄乌战场现实谈判、俄欧能源博弈三个平行轨道,成功肢解了欧洲的能力。

乌克兰危机正在改写欧洲安全范式。而真正的启示在于:没有战略自主的能力,欧洲的话语权就显得很小,欧洲的地缘政治话语权永远与其军事投送能力成正比,欧洲大陆已经成为了"重要而无能"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