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最近发现自己皮肤越来越黄,一开始他以为是晒太阳晒的,没太在意。可过了一段时间,不仅皮肤黄,连眼白都开始发黄,还总感觉乏力、没胃口。这下老张慌了,赶紧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竟是肝脏出了大问题。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皮肤发黄的情况,可别总以为是晒黑了,背后可能藏着严重的肝胆问题。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讲讲。

正常情况下,皮肤颜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像遗传、日晒等。但如果短时间内皮肤明显变黄,就得警惕。皮肤发黄分病理性和非病理性。非病理性原因,比如吃太多胡萝卜、南瓜、橘子这类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血液中胡萝卜素含量升高,会让皮肤变黄,不过这种黄主要在手掌、足底、面部,巩膜一般不黄,停吃相关食物后,肤色会慢慢恢复。还有长期吃带黄色素的药,像米帕林、呋喃类药物,也可能让皮肤发黄 。
四种肝胆问题引发皮肤发黄(一)肝细胞性黄疸发病机制:多种因素能损伤肝细胞,比如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接触化学毒物、自身免疫异常等。肝细胞受损后,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多。同时,肝细胞肿胀,压迫胆小管,胆汁排泄受阻,导致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引发黄疸,皮肤就会发黄 。症状表现:患者皮肤、黏膜从浅黄到深黄都有,可伴有轻度皮肤瘙痒。还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比如,感染乙肝病毒引发肝炎,患者除了皮肤发黄,还可能感觉浑身没劲儿,看到油腻食物就恶心。数据显示,约 80% - 90% 的肝细胞性黄疸患者会出现这些消化道症状 。危害:病情轻的,经过规范治疗能恢复;严重的,肝细胞持续受损,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有研究表明,约 20% - 30% 的慢性乙肝患者,如果控制不好,会进展为肝硬化 。

一般来说,黄疸型皮肤发黄,尤其是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最需要警惕。就是皮肤和巩膜黄染越来越严重,同时伴有体重下降、腹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很可能是严重肝胆疾病,像肝癌、胆管癌等。比如,皮肤发黄的同时,一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 5 公斤,又伴有难以缓解的右上腹疼痛,就要赶紧去医院检查 。
出现皮肤发黄怎么办及时就医:一旦发现皮肤发黄,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要尽快去医院。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病史,再进行体格检查,可能还会安排一系列检查,像肝功能检查,看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有没有异常;做肝胆脾胰超声,查看肝脏、胆管、胆囊等有没有病变;必要时还会做 CT、MRI 等进一步检查 。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最好达到 25 - 30 克 。比如菠菜、西兰花、燕麦等。还要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像瘦肉、鱼类、豆类等。避免吃发霉变质食物,尤其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像发霉的花生、玉米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长期大量饮酒对肝脏损伤大。保证充足睡眠,每晚至少睡 7 - 8 小时,有利于肝脏自我修复。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速度一般在每分钟 100 - 120 步;或者 75 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能增强身体代谢能力,促进肝脏血液循环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乙肝、丙肝病史,长期饮酒,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一般建议每年做一次肝功能、肝脏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皮肤发黄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肝胆问题不容忽视。了解这些知识,发现皮肤发黄及时排查,才能保障身体健康。要是对皮肤发黄和肝胆健康还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