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华古诗词,润了心田,苏了万物[微风]

1.
《正月十六日雪》竹屋偏宜雪,江亭更受风。
一杯时自酌,五字不须工。
柳色全然未,梅花半堕空。
东江虽可住,吾志在江东。
赏析:语言质朴,营造静谧清冷氛围,对比衬托突出景象与志向,体现闲适心境与高远志向。
背景:具体背景不详,应是雪天里诗人触景生情之作。

2.
《对梅有作六首·其一》剩欲将梅月下看,却愁风露不胜寒。
有时暂作披衣看,积雪凝霜不可干。
赏析:写出想看梅又惧寒的矛盾心理,雪景中梅花更显高洁,表达对梅的喜爱。
背景:可能是冬日梅花盛开时,诗人赏梅有感而发。

3.
《对梅有作六首·其三》老来诗兴苦无多,折得梅花奈若何。
便恐飘零不堪触,正须绕树数婆娑。
赏析:体现晚年诗兴不再,面对梅花,既担心其凋零,又执着欣赏其美的心境。
背景:赵蕃晚年所作,借梅抒发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感慨。

4.
《端午三首·其一》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赏析:讽刺端午时一些人虚伪的纪念行为,对迷信神灵现象有所批判。
背景:端午节时,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有所感而写。

5.
《端午三首·其二》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赏析:感慨屈原忠言不被用,却留下不朽文章,表达对屈原的敬重和对其遭遇的不平。
背景:作于端午,借屈原之事抒发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6.
《梅花六首·其一》平生留落半天涯,处处逢梅是旧知。
老树半侵江侧岸,疏枝斜出竹间篱。
雪初霁处见鸦啄,水不波时观鹭窥。
驰誉丹青非我事,旧游历历尚堪诗。
赏析:写诗人漂泊中与梅为友,描绘梅的生长环境及周边景象,表达以诗记旧游的情怀。
背景:赵蕃一生漂泊,此诗应是其在游历中见到梅花,有感而发。

[福]中华古诗词,诵了岁月,暖了心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