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腐败官员众多,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宣统帝退位,多如牛毛。其中,和珅“和中堂”是名气最大的贪官,他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花式收钱”情节广为人知,甚至连《华尔街日报》都将其列为世界级的富翁。

尽管和珅有贪婪的缺点,但他的才华和能力是无可否认的,否则他不可能获得乾隆长达20多年的信任。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为他的广博知识和出色记忆力,乾隆皇帝对他赞誉有加。
那年,和珅年仅23岁,乾隆皇帝让他背诵一篇多年前科举考试落榜的文章。听完后,乾隆皇帝对和珅的才华表示高度认可,认为他完全有资格考中进士。

在短时间内,和珅的官职如同坐上了火箭般直线上升,4年内就成功入职军机处,并获得了皇帝赏赐的一品朝服。他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出色的业务能力,和珅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摩皇帝的喜好。
皇帝喜欢欣赏字画,经常亲自盖章题字,而和珅为了迎合皇帝的口味,更加努力地学习书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字画技艺。

在乾隆时期,碑帖的交融已经有所体现,但弘历更加偏爱赵孟頫、董其昌的书风。他的字中透露出甜美的韵味,这是他模仿赵、董的外在形式,却没有掌握他们的内在精神。
而和珅则是以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起家的,为了准备科举考试,他认真研习过“馆阁体”。

清代"馆阁体"的笔法基础广泛,包括欧、赵和文徵明,而和珅在书法方面也有深入研究,他学习了诸如梁诗正、张照、刘统勋和钱南园等书法一流大臣的技巧,并且模仿了康熙和雍正的书法特点。
据说,他还偷出了康熙的"天下第一福"碑,将其藏在了自家的假山之中。

和珅的书法作品以对联、手诏和御制诗文为主,字体风格多变,楷书行笔流畅,行书深沉稳健,尽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小楷学习自颜真卿和柳公权,起笔逆锋切笔,显得浑厚有力,行笔中锋明显,长横提按分明,撇捺舒展,竖画钉头鼠尾,转折处圆润流畅,展现出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和珅的楷书风格稳重,字形方正且舒展大气。他的字虽然以横为主,但骨力不足,略显逊色。而他的行书虽模仿过乾隆,但仍略显一般,以圆笔为主,注重笔画的连带与转折,字形饱满自然,但肉多骨少,带有一些俗气。

和珅的书法或许不能与一流书法家相提并论,但观赏他的作品时,我们很难将他与贪婪的巨奸之臣联系在一起,这似乎又驳斥了“字如其人”的观点。
尽管嘉庆曾评价他“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我们可以赞扬他的高效率和书法技艺,但他的品行却无法被我们忽视。

欢迎大家分享对和珅书法的看法,期待您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