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人生无论上到哪个台阶,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平视才能见真实的自己

幸福娃 2025-04-08 08:44:15

文/幸福娃

杨绛先生有言:无论人生上到哪个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最真实的自己。”

深夜收到读者留言:看到同龄人年薪百万,总觉得自己活得太失败。

我盯着手机屏幕,突然想起杨绛先生说的“台阶论”。我们总在仰视和俯视之间反复横跳,却忘了人最该有的姿态,是挺直脊梁平视前方。

人天生自带坐标系。婴儿时期用哭声丈量世界,长大后开始用学历、职位、存款搭建三维坐标轴。

我们像被困在数字迷宫里,习惯性将目光投向他人的人生刻度:上司的办公室面积是人生进度的标尺,朋友圈的精修图是幸福指数的参数,同学聚会的座次是成功与否的坐标点。

这种比较机制会形成奇异的视觉偏差。仰视时,别人的光环会折射出刺眼强光,照得自己影子越来越矮小。

俯视时,他人的低谷又变成哈哈镜,照得自己身形愈发膨胀。于是我们活成了钟摆,在自卑与自得的极端间来回晃荡,永远找不到停摆的支点。

平视不是故作清高的姿态,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清醒认知。每个生命都是独立运行的星系,有自己的公转周期与自转轨迹。

有人三十岁功成名就,有人五十岁重启人生,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轨道。当目光不再追随他人的运行轨迹,才能看清自己星系的璀璨星云。

这不是教人放弃进取,而是停止用他人的标尺丈量自己。就像春天不需要与秋天比果实,浪花不需要与礁石比坚硬。

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在哪级台阶,而是你脚下台阶的质地是否足够坚实,能否托起你走向想去的地方。

平视需要两种勇气:直视真实的自己,看透虚幻的比较游戏。前者要面对内心的沟壑与荒原,后者要拆解社会建构的价值幻象。

当你能坦然接受自己既有高峰也有低谷,既会发光也会生锈,就能在浮世喧嚣中保持定力。

这种定力不是麻木,而是清醒。知道他人光环背后的汗水,也懂得自己平凡里的光芒。

不再被“你应该活成什么样”的噪音干扰,而是专注聆听“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心跳声。就像站在晨昏线上,既看见朝阳也看见星月,却不再执着于比较昼夜的长短。

平视最终指向生命的自由状态。当目光不再上下漂移,能量就不会消耗在扭曲的视觉里。

你会发现,真正支撑人生的不是比较产生的焦虑或优越,而是对自己生命节奏的笃定。这种笃定让人既能欣赏高处的风景,也能安住当下的位置。

人生终究不是爬梯比赛,而是寻找自我的朝圣路。阶梯本身没有意义,是我们行走的姿态赋予它价值。

杨绛先生用百年人生参透的,不过是最朴素的真理:唯有平视时,才能看见脚下台阶的花纹,望见远方地平线的微光,照见灵魂本来的模样。

此刻不妨放下手机,走到镜子前与自己对望。那个既非完美无缺也非一无是处的人,才是你此生最该温柔相待的存在。

1 阅读:25

幸福娃

简介:与其去找一个理想伴侣,倒不如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想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