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山水者,天地之灵秀也;丹青者,造化之神韵也。陆俨少先生,一代画坛巨擘,以笔墨为舟楫,游于山水之间,其画作构图清奇,笔墨精妙,气势磅礴,气韵生动,令人观之忘俗,思之无穷。





先生之山水,构图清奇,别开生面。观其《峡江行舟图》,但见群山巍峨,壁立千仞,江水奔腾,浪涛汹涌。画面布局,险中求稳,奇中见正。山峰或横空出世,或拔地而起,或连绵起伏,或断崖绝壁,形态各异,气势逼人。江水穿行其间,时而宽广如镜,时而狭窄如线,时而湍急如箭,时而平静如绸。舟行江上,渺小如芥,却在险境中破浪前行,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先生构图,不拘泥于传统,常以奇思妙想打破常规,使画面充满动感与张力。山之高、水之险、舟之小,相互映衬,相互依存,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山水画卷,令人观之不禁为之屏息。
笔墨精妙,乃先生之绝技。其用笔如行云流水,洒脱自如;如铁画银钩,刚劲有力。山石之皴法,或斧劈,或披麻,或折带,或解索,变化多端,却皆能因形而施,因势而用。斧劈之笔,如刀砍斧劈,展现出山石的坚硬与质感;披麻之笔,如丝如缕,勾勒出山峦的柔和与层次。树木之点染,或浓或淡,或疏或密,或挺拔如剑,或弯曲如藤,皆能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江水之勾勒,或曲或直,或宽或窄,或波涛汹涌,或平静如镜,皆能随形赋彩,因势利导。先生用墨,更是妙至毫巅。浓墨重彩,如泼如洒,展现出山峦的雄浑与厚重;淡墨轻染,如烟如雾,烘托出江水的空灵与清幽。墨色交融,浓淡相宜,干湿相间,使画面层次分明,意境深远。观其《云山图》,山峦以浓墨勾勒,线条刚劲有力,展现出山的雄伟与险峻;云雾以淡墨渲染,墨色自然晕染,形成一种朦胧而空灵的意境。山与云,实与虚,浓与淡,相互交织,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山水画卷,令人观之如入仙境。
气势磅礴,是先生山水画之显著特征。其画作常以大山大水为题材,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观其《黄河颂》,但见黄河如巨龙般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直冲云霄。两岸山峦,如巨人般屹立,壁立千仞,直插云霄。画面气势恢宏,震撼人心,令人观之不禁热血沸腾。先生以笔墨为武器,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其《长江万里图》,更是将长江的壮美与雄浑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从源头的雪山冰川,到入海口的波涛汹涌,一路山川险峻,江水奔腾,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先生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长江的万里风光浓缩于一幅画卷之中,展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艺术魅力,令人观之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气韵生动,乃先生山水画之灵魂所在。其画作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外在之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先生以笔墨为媒介,将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融入画中,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观其《山居图》,但见青山绿水间,几间茅屋隐匿其中,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画面宁静而祥和,充满了一种田园诗般的意境。先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出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其《秋山行旅图》,则展现出一种行旅的艰辛与人生的哲理。画面中山高路险,行者负重前行,却步履坚定,不畏艰难险阻。先生以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令人观之深受启发。
先生之山水画,不仅在技法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更在精神上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以精湛的笔墨技巧,描绘出山水的灵动与生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画面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先生的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是现代绘画艺术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观陆俨少先生之山水画,如饮甘泉,如品佳茗,令人回味无穷。其画作构图清奇,笔墨精妙,气势磅礴,气韵生动,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先生以笔墨为舟楫,游于山水之间,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佳作。他的画作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与启迪。陆俨少先生,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画作将永远闪耀在中国绘画艺术的长河之中,为后人所铭记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