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宇宙的尽头就是考公考编,一个普通家庭如果能有人进入体制内,那都是祖上烧高香的事了,他和他的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会跟着提升,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然尔,前几天跟一位装修工大叔聊了一会天,他的一番高谈阔论着实让人是耳目一新。

是这样的,他儿子前几年从本省一所一本大学毕业后,一门心思考公,奋战了两年终于上岸,考上了离家100多公里远的一所乡镇岗位,刚考上那会儿,全家人是欣喜若狂,大叔家里祖上几代都是务农的,终于有人跳出农门进入了体制内,那份心情和荣耀也都能理解。
然而,也就是高兴了那一阵子,一些问题也就接踵而来,孩子工作几年依然还是在那个偏远的乡镇岗位上原地踏步,大叔家没有一个在体制内帮得上忙的亲戚朋友,大叔的儿子也不是那种挺会来事的人,几年下来没有进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没有进步在大叔看来倒还是其次。

主要是眼见着儿子已经快奔三了,还没有成家,这成了大叔的一块心病,前几年也有好心人帮忙牵线搭桥了,也处过两三个对象,结果都是无果而终。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大叔的孩子身上,这孩子从小学习好,如愿以偿的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又考进了体制内,这在很多人看来那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也正因为如此,这孩子养成了好高骛远的性格,处对象高不成低不就,没有正式工作的女孩子一律免谈,眼光紧盯着体制内,最起码也要是老师,医生,还要求女方长得漂亮,身材好。问题是他在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挑他,这孩子长得也就中规中矩。

至于工作嘛?虽然在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也算是比较体面光鲜,站在那些体制内的女孩子角度看来,一个偏远乡镇公务员确实是谈不上有什么亮点。为这事大叔没少为孩子操心,可操心归操心,孩子大了,也不听他的了。
这还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让大叔烦心,按理说孩子已经工作几年了,怎么的也有了一些积蓄,大叔提到这也是一阵的长叹短虚,原来孩子工作这几年非但没有存下什么钱,还时不时伸手向年迈的老父亲要钱,为此两父子没有少争吵。

听大叔说,别看他孩子在政府里上班,其实工资真的不多,工作几年了,工资也没见涨多少,现在也才4000出头。刚入职那会儿,考虑到离家比较远,大叔就给孩子买了一部车,是按揭的那种,首付大叔出,贷款就由孩子来出,孩子的工资也就三四千,除掉贷款和加油的钱,生活花销,那点工资基本上是月月光,时不时的大叔还是要接济一下他。
说到这大叔是直摇头,直言孩子挣的钱还没有他干装修多,他随便帮别人干一天活也有300多,干10来天就差不多有他一个月的工资了,大叔说他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儿子喝了那么多年的墨水,居然心安理得的拿着三四千元的月薪,他一个朋友的孩子跟他儿子同龄,高中没有读完就辍学外出打工,跟了一个师傅学成了一门手艺,现在一个月都有1万多元,早些年就已经成家,现在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夫妻俩一年能挣20多万。

他那朋友跟他是同行,也是干装修的,因为儿子儿媳挣钱多,没有了经济压力,这些年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而他给儿子买车买房,已经掏空了家底,还背上了30多万的房贷,孩子虽然有公积金,但还不足以完全覆盖月供,剩下的就甭指望孩子来还了,年近6旬的大叔现在还要㧕足了劲在外面揽活干。
大叔坦然:在体制内没有背景,很可能干一辈子混个科级就算是到头了,弄不好一辈子都只能待在乡镇,现在政务公开透明,也甭想有什么灰色收入,一个月也就几千元固定收入。进了体制内,凡事又要讲究面子 ,抽烟讲究牌子,下个馆子也要讲究档次,孩子的收入经常是入不敷出。

大叔直言现在进体制内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光鲜了,如果没有混个一官半职,别人也不会高看几眼,如果没有家庭的托举,没有贵人的提携,普通人家的孩子进体制内真的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发展,一般也就过着撑不死,饿不死的日子,图个安稳罢了,现在很多人的观念都改变了,进体制内不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仅仅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
听了大叔的一番高谈阔论,我也是感慨良多,记得小时候,我本家有一位伯伯在县里面工作,他是当兵回来后分配的工作,也算是早些年村子里的一位能人了。那个年代,只要他回老家一趟,村里可就是高规格接待,村干部和族人纷纷请吃,他能到哪家里坐一下聊会儿天,那家人都感觉面子上很有光,时过境迁,或许现在的人的思维观念真的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觉得吧,这种思维观念的变化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几千年来,国人的官本位思想都很重,这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带给这个国家的深重影响,什么时候国人将公务员当成是一份普通职业的时候,整个国家,社会也就算大踏步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