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罚点球的大师,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德国。德国素以精神属性强大著称,钢铁意志一直是他们的标签。虽然近些年来,德国总给人一种丢掉优良传统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世界大赛上,德国在点球大战中的表现是顶级的,极少有球队能在这个环节上压他们一头。
卡塔尔世界杯,阿根廷在两次点球大战中都获胜了,包括最后的决赛。其实阿根廷在世界杯上历来有点球大战获胜的传统,荷兰,英格兰,意大利等球队都曾在这个环节输给过他们。但唯独德国,是阿根廷在世界杯点球大战上逾越不了的障碍。2006年世界杯,正是德国,让阿根廷在点球大战中饮恨出局。而这场比赛,也是阿根廷在世界杯上唯一一次点球大战的失利。
不过,既然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妨提一下德国在点球大战的败仗。其实,德国这么擅长罚点球,但他们也并非在这个环节百战百胜。1976年欧洲杯决赛,德国就在最后的点球大战输给了捷克斯洛伐克。帕年卡的勺子点球名垂青史。当然,仅有的一个特例,似乎不足以证明捷克斯洛伐克是最会罚点球的球队。不过,还有一场比赛,也许可以给他们定性——捷克斯洛伐克,包括后来的捷克,的确是世界足坛第一点球大师球队。
这场比赛,就是1980年欧洲杯的三四名决赛,捷克斯洛伐克通过罚点球,击败了意大利。
是的,那时候,欧洲杯还有三四名决赛,而这场比赛,也是欧洲杯史上最后一次三四名决赛。比赛的胜负其实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场点球大战的比分——9:8。
世界杯和欧洲杯都算上,这应该是比分最大的一场点球大战了吧?
我们来看一下这场大战的细节。双方其实罚得都很好,联袂罚进17个球。只有意大利的科洛法蒂罚丢,成全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季军。而意大利的门神佐夫,硬是一个球也没扑出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双方都在罚点球这件事上发挥了极高的水平。我们知道,比赛到了点球大战,通常前5轮的常规罚球阶段,就能分出胜负,真正到一对一生死罚球阶段的比赛是很少的,印象里,最经典的是2004年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葡萄牙对英格兰,点球比分是6:5,算是很高了。但其实当时前5轮两队就都有人罚丢,贝克汉姆和鲁伊科斯塔。到最后,瓦塞尔罚丢,使得英格兰败北。
而点球大战一旦过了常规罚球阶段,进入一对一阶段,压力是呈几何倍数增加的。此时还能游刃有余地推进好几轮,已经说明双方的罚点球能力,心态,都是顶级的了。而捷克斯洛伐克面对意大利步步紧逼的态势,依然能稳住心神,足以说明他们在这个环节中的能力,是世界顶级的。
这么说吧,大多数点球大战,获胜方之所以能赢,多半是因为对方罚得不好。比如卡塔尔世界杯的西班牙,面对摩洛哥门神布努,居然一个球也罚不进,这种情况下,摩洛哥的球员不用发挥多好,只需要及格的表现,就能赢下比赛。而1980年欧洲杯这场三四名决赛呢?捷克斯洛伐克赢得绝不侥幸,因为意大利同样罚得很好,把点球大战推进到N轮,一般对手早就崩溃了,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一直比意大利多一分沉稳,拿下比赛。这就好比两队一直在等对方先崩溃,双方胶着的时间越长,这场对战的水平就越高。
所以,看一个球队罚点球的能力,有时候还真不能只单纯看一个胜负,还要看比赛的细节,和过程。显然,这场9:8,作为验证捷克斯洛伐克点球能力的凭据,实在太过硬了。
我们可以拿德国的一个反例来进一步说明一下。2016年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德国和意大利也进入点球大战。但这场比赛不是比谁更强,而是比谁更烂。德国人罚得一塌糊涂,但意大利实在太配合了,比德国还差。所以这场比赛虽然德国赢了,但从过程来看,他们和意大利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如果给他们换一个对手,德国早就败了。所以,只看胜负,有时候会掩盖很多真实的东西。
那场9:8还有一个可以解读的角度——捷克斯洛伐克的罚球成功率是百分之百,但别忘了,比赛罚了9轮,基数足够大了。这可比罚五六轮保持百分百的成功率,要牛得多。
其实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后,捷克的罚点球能力,同样是在线的。比如1996年欧洲杯半决赛,他们就淘汰了法国,点球比分是6:5,还是很牛吧?
所以,捷克斯洛伐克可以说是世界足坛最会罚点球的球队,比德国还要厉害。但很可惜,捷克斯洛伐克已经不在了,而捷克现在也早已不是顶级球队了,他们甚至连点球大战的机会都得不到。希望捷克能尽快回到巅峰状态,让我们再次看到他们在点球大战中的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