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夜光杯雕究竟有多美?

大众生活热榜 2023-04-19 08:23:22

唐代诗人王瀚写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句中所提及的“夜光杯”,产地就在武山。武山夜光杯雕因诗《凉州词》而盛名,而在那个悠悠驼铃的时代,武山夜光杯雕已随着漫漫丝绸之路西去,走向了一个新的盛世。

翠如林,薄似烟,品胜画,这也许是对鸳鸯玉雕作品最好的评价。勤劳的武山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一块块蛇纹岩变成一件件色泽温润、薄如蝉翼,亮似宫灯、形制精巧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近年来创新发展的金镶玉玉雕作品,金黄与翠绿的结合,犹如武山油菜花开时家乡最美的景象,花开如金,麦田成墨,完美的诠释了“大美武山”诗意的田园风光。

鸳鸯玉雕,已经在山丹镇以及周边地带,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这里的工匠师傅们,勤劳勇敢,勇于创新创作,从采石、选料、造型、抛光等30多道繁琐的制作工序中,持续加强产品研发,从细微处入手,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最好的技艺和手法制作出一件件惊世之作。他们从未抱怨过、从未放弃过,把玉雕产业做大做强,他们完美地诠释了故乡人奋勇前进的精神风貌。

他们把一生都倾注于一个事业,倾注在鸳鸯玉雕的一方天地。长久的打磨之声,让他们心安,也让他们沉醉,这已经是刻在灵魂深处的印迹,不因尘世纷扰而动摇。他们在讲述家族中几代人“磨酒具”的动人故事,他们从父辈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玉雕的制作方法,也许更多的是对事业的谆谆教诲和对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也许在很久以后,人们才把“夜光杯雕”的注意力转移到“武山”——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因为“夜光杯雕”是武山的传奇,是武山一代代相传下来的老祖宗的“老手艺”和“传家宝”。他们只是默默地坚持着玉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上一代的武山特色玉器文化传给下一代。

现在,武山人已经习惯了家人围坐一桌,中间是鸳鸯玉的茶具,或煮或泡,闻着被玉温润过的香茗,目过处是玉的清透和玉杯上笼起的一缕热气,还有冒着淡淡青烟的茶炉,聊着家常,似乎人生漫漫,有玉盏品香茗别无所谓。

来源|武山文旅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