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在某高速公路上,三名二十多岁的女孩,从武汉出发计划前往安徽参加考试,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辆正在高速行驶的小米SU7,突然间不受控制的撞向了路边的隔离带水泥柱。
撞击后整个小米su7开始迅速燃烧,火势也是直接吞没了整个车体,网上有人流传说有路过的司机,试图用工具破窗救援,但车门因结构变形无法打开,最终三名女孩被困车内不幸遇难。
随着车辆的燃烧,车里面的三人也是一起身亡,根据网上流传出来的照片可以得知,车辆烧毁后车身炭化,仅剩框架车门紧闭A柱与B柱未见明显变形。
事发以后SU7的燃烧也是引发了无数人的热议,无数人都想要知道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随后根据官方透露出来的消息我们可以得知,事发时小米SU7正处于“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并未以每小时116公里的时速行驶。
当SU7系统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预警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手动操控转向并持续减速至约每小时97公里,但可惜的是最终车辆还是和隔离带的水泥桩发生猛烈碰撞,导致车身严重损毁并起火。
雷军发声
事情发酵两天后,雷军也是在自己的微博首次公开回应事故,他形容自己在得知此事以后心情也是“非常的沉重”,并对遇难者家属致以深切哀悼。
同时在这一回应当中,他也是直接强调了小米的立场表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并且在事情发生以后,也是立马成立了专项小组前往现场,同时将所有的车辆数据都提供给了警方,并承诺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跟进善后事宜。
无数的网友在看到这份声明以后,一时间也是分成了两排,有人表示小米在事故调查未完成时保持谨慎态度是合理的,但同时也有网友质疑雷军的回应,他们表示对雷军的回应并不是特别的满意,缺乏实质性行动承诺。
例如,小米提到已向警方提交车辆数据,但未公开任何具体信息,关于车门是否因撞击变形导致无法打开、AEB为何未触发等问题,声明中仅以“尚未解触事故车”为由回避解释。
而这件事的核心争议之一,就是小米SU7的智能驾驶系统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根据小米官方说明,NOA系统在检测到障碍物后启动了减速,但驾驶员接管后事故仍未能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SU7标准版的AEB功能工作范围为8-135公里,且“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等障碍物”,而事发路段因施工设置了路障,这是否意味着系统可能将水泥桩误判为“无需响应”的静态物体。
当然也有网友站出来给了一个比较中肯的回答,因为新能源车本身在撞击时候就会有爆燃概率,这一点是你在买车时候就要考虑,还有就是智能驾驶的功能不能作为常规操作,我认为只有自己特别累、特别困、不得已赶时间才会启用!
最后一点这次事故的原因官方没公布,所以目前并不能都把责任推向小米,一个公司能把产品从最初研发到上市不容易,能量产也是得到国家认可,无论什么车,在大力撞击的时候都会有生命危险!
家属控诉
在雷军发声后,遇难者家属却是对雷军的回应表示非常的失望,尤其是女孩的父亲站出来表示,雷军的回应完全就没有说到重点上,全部都是在推卸责任,自己觉得雷军的这份回应十分的“虚伪”。
他透露,事故发生后,家属只能通过客服渠道联系小米,得到的回复始终是“等通知”,而企业高层至今未主动慰问家属,而遇难者的母亲也是出现在雷军的微博下面留言,希望雷军能够说到做到,这短短六个字,既是对企业的期待,也是对过往沟通不畅的无奈控诉。
随后女孩的男友也是在网上发布了二人之间的故事,他表示遇害者驾驶的这辆车,是自己送给她的毕业礼物,从提车驾驶到发生事故,仅仅只有半年的时间。
从二人的聊天记录中可以得知,二人最后一条聊天记录停留在男友的“我爱你一辈子都是”,而两人原本计划拍摄的第一条视频,是女友“穿着婚纱缓缓走来”的浪漫场景。
事情发生后也有网友质疑,是不是女孩的车技并不过关,遇害者的父亲在悲痛中澄清了网络传言:女儿2022年便取得驾照,此前常驾驶家中油车,甚至多次独自驾驶SU7往返武汉与佛山。
男友也证实,这辆车虽是礼物,但主要由女友使用,“她总说我不在身边时会害怕,可那天她却独自面对了最绝望的时刻”。
结尾
截至4月2日,事故调查仍在进行中,警方尚未公布责任认定结果,事故车也未被小米接触分析,最后也是希望能够给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复。
文章信源:
大河报2025年4月2日---小米SU7事故遇难者家属:雷军发声“虚伪”,要为女儿讨公道
澎湃新闻2025年4月2日---遇难者家属回应雷军:鲜活生命已经离世,车企应当对悲剧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有事找警察,别发网上了,,恶心人的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