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在加密聊天软件上的"手滑"操作。
竟让《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混入了总统核心决策群,全程目睹了美军空袭胡塞武装的绝密计划——这出荒诞剧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挑战公众对政府运作的认知底线。

3月11日清晨,杰弗里收到神秘好友申请时,还以为是个普通采访邀约。
但当这位资深媒体人被拽进名为"胡塞PC小组"的18人聊天室后,眼前的对话记录让他惊得差点摔了咖啡杯:
副总统彭斯的头像旁跳动着航母坐标,国防部长埃斯珀正在确认空袭时间表,CIA局长哈斯佩尔甚至贴出了导弹打击目标的卫星图。

"当时就像在看《使命召唤》的真人攻略直播。"杰弗里事后回忆,群成员们显然没意识到这个顶着媒体认证标志的新成员有何不妥。
从沙特王室何时接到通知,到如何应对伊朗可能的报复,价值连城的国家机密如同超市促销广告般滚动刷屏。
直到3月15日美军战机准时升空,手握"剧本"的主编站在五角大楼外,亲眼目睹爆炸火光划破夜空。

让白宫精英集体翻车的Signal软件,此刻正被架在舆论的火山口炙烤。
这款号称"军用级加密"的通讯工具,因支持阅后即焚和端到端加密,早已成为政客们逃避《总统记录法》的灰色工具箱。
但国家安全顾问添加联系人时的致命失误,彻底暴露了这个"数字安全堡垒"的致命缺陷。

更让军方颜面扫地的是,价值百亿美元打造的JWICS绝密通讯系统竟遭自家高层弃用。
内阁成员为图方便,宁愿在民用软件上讨论作战计划,这种要便利不要安全的操作,连前NSA技术主管都直呼"难以置信"。
FBI反间谍部门更担忧,群聊记录可能早已被俄罗斯或中国的情报机构截获。

这场泄密风暴引发的冲击波正在全球扩散:
• 英国军情六处连夜召开危机会议,考虑重新评估与美情报共享机制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紧急内阁会议上摔了杯子,痛批"美国人的业余操作"
• 伊朗革命卫队把事件编入情报培训教材,标题就叫《如何从敌人失误中获利》
• 沙特外交大臣专机急降华盛顿,要求白宫说明涉密文件是否包含王室隐私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亚当·希夫已宣布启动专项调查,他在记者会上讥讽:"原来特朗普政府最危险的泄密者,就是他们自己的大拇指。"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几个关键疑点正在撕裂美国政坛:
1. "手滑"还是"故意"?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坚称是误操作。
但前白宫IT主管爆料,该账号采用生物识别+动态密码的双重验证。要误加记者好友,难度堪比蒙眼解锁保险箱。
2. 机密是否已外流?网络安全专家指出,Signal虽然加密,但若记者手机被植入间谍软件,聊天记录早已流向第三方。
更可怕的是,群内讨论的也门地形数据,与胡塞武装近期调整防空部署存在诡异重合。
3. 特朗普是真糊涂还是装傻?总统在回应质询时满脸困惑的表情包全网疯传,但《纽约时报》挖出猛料:
空袭前三天,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会见军工巨头雷神公司CEO,而该企业正是本次行动的主要导弹供应商。

这场堪比《纸牌屋》编剧都不敢写的政治荒诞剧,赤裸裸揭开了美国权力核心的运作黑幕。
当国家战争机器沦为社交群聊的谈资,我们不禁要问:一个连加密群组都管不好的政府,真的能守护所谓的"自由世界秩序"吗?各位老铁,你们觉得这波操作能打几分?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