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钓鱼运动的不断发展,在业余时间钓鱼的朋友越来越多。其中,在野外钓鱼的占大多数。虽然野钓的环境相对复杂,但也正因如此,使得野钓拥有更多乐趣。特别是时常能碰到大家伙,更是徒增了一种“刺激”的感觉。
然而,有不少钓友在面对大鱼时往往措手不及,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提竿后方知是大物,结果手忙脚乱。实际上,大鱼进窝很容易就可以判断,下面就说一下最明显的三个信号。
小鱼停口
野钓有个比较烦人的现象,就是小鱼相对较多,特别喜欢闹窝,对此我们一般通过调整饵料状态以及浮漂灵顿来进行规避。但是,当你发现下钩后小鱼停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意味着大鱼已经进窝,把小鱼都挤走了。那么下一个咬钩的,很可能就是大物。
鱼星四起
鱼星通俗来说,就是鱼类活动时产生的气泡。鱼越多、越大,那么气泡也就越密、越大。当你的鱼窝附近开始出现成片的气泡,并且有逐渐靠近窝点的趋势,那就需要注意大鱼了。从此刻起就不要贸然提竿了,只关注大鱼漂相。
漂相变化
刚说完“关注大鱼漂相”,那么大鱼的漂相是什么样的呢?
话说在刚开始接触钓鱼时,我以为大鱼咬钩必然是死口,直接能把浮漂拽动那种。但是后来发现,大鱼吃饵其实很谨慎,反倒是那些小鱼,动不动就给你来个“顿口”“横移”或者“大黑漂”。此时提竿,不是空钩就是挂到小鱼。
大鱼的漂相有个特点,就是前期有规律的小幅度顿挫、点动,这一般是在试探,这时候如果提竿,跑鱼的概率在一半左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鱼钩未必正好在鱼嘴里。也正因如此,不推荐大家此时就提竿。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提呢?就是耐心再等一会儿,毕竟大鱼已经在窝里了,不差这一会儿。等到规律的点动之后,往往会有明显的上顶、顿口甚至瞬间黑一下,这时候马上提竿。因为出现这种漂相,多半是大鱼试探的差不多了,开始大口吞饵,钩子入口的可能性极大。只要不出差错,十有八九能中鱼。
希望以上内容能给钓友们一些帮助和启发,另外,钓大鱼是个“技术活”,还需要其他技术配合,这个咱们以后再说。有兴趣的钓友们可以做个参考,大家若有相关的技巧和经验,也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