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是一个丰收和播种的季节,你可能已经在思考如何让你的小麦田在来年获得更高的产量。
听说选购种子是关键,但是这似乎还不够。
不同农民对高产小麦的心得和经验也各不相同。
有的农民认为,选购“抗病性强”的种子最重要;还有人说,“抗倒性强”才能保证高产。
那么,谁的观点更准确呢?
今天,我们不妨来聊聊小麦选种的具体问题,看看到底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选种时要注意的主要特性在选购小麦种子时,有几个特性是必须关注的。
首先是抗逆性,也就是小麦在面对各种不利环境条件时的生存能力。
小麦的生育期长达230多天,从寒冷的冬季到炎热的夏季,再到有时干旱的天气,这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病虫害以及倒伏灾害。
选购种子时就应特别关注其抗逆性,这个特性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量。
一位农民大哥跟我分享过他的经验。
他当时选了一种抗逆性不太高的小麦种,结果遇到干旱导致减产。
他说:“一年辛苦白费,下一季一定要选抗逆性强的!
”
抗倒性的重要性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倒伏常常成为一个头疼的问题。
一阵大风或者暴雨过后,小麦倒了一大片,那真是让人心痛。
我们要如何防止这个问题呢?
这就得说到抗倒性。
在选种的时候,应优先选择矮杆抗倒能力强的品种。
这样的小麦品种在面对风雨时能保持站立,从而大大减少减产的风险。
隔壁村的李叔就吃过大亏,有一年他选的种子抗倒性差,结果一场暴雨之后,小麦全部倒伏,这年的收入也大打折扣。
抗病性如何影响产量小麦的健康生长还受到各类病虫害的威胁,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还有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等,以及金针虫、蚜虫等害虫。
土壤病菌以及害虫的侵袭,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选种时要优先选择对这些病虫害有较强抗性的小麦品种。
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秸秆还田的普及,土壤中病虫越冬基数高,对小麦的威胁更大。
一个朋友说,他家田地选了抗病品种,过去几年,小麦增长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抗寒品种的重要性小麦苗期大多数时间都在寒冷的冬季度过,抗寒能力强的品种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同时也能提高小麦的分蘖成穗率,这直接关系到收成。
一位老农曾告诉我:“冬天冻坏的小麦,春天再怎么施肥浇水,都无法弥补损失。
”
因此,选择抗寒能力强的品种尤为关键。
这个特性还能帮助小麦在春季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避免出现早期冻害,保证整体生长健康。
挑选抗旱品种的必要性干旱是小麦生长期最常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对于那些灌溉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更需要关注抗旱能力。
小麦的根系发达、节水耐旱性能优越,再遇上干旱也能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有一次,我和一个农民朋友聊起种地,他说选的抗旱品种虽然成本高一些,但干旱时这笔投入完全值得,收成相对还是稳定的。
在黄淮这样的冬麦区,干旱是常见问题。
选一些根系发达、抗旱稳产的品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产量,让辛苦的努力不至于白费。
对抗干热风的措施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干热风。
这种天气在黄淮冬麦区尤为常见,常常在小麦生长后期出现。
干热风会使小麦植株提前枯死,灌浆时间缩短,导致减少粒重及品质下降。
这也是选购种子时不能忽略的因素之一。
一个种地的老朋友提到,他知道干热风对小麦伤害大,但没想到那么严重,有一年他的田地因为干热风损失惨重。
从那以后,他特地选购抗干热风的品种,效果好了不少。
选择适合的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关键。
从抗逆性、抗倒性、抗病性、抗寒性、抗旱能力,以及抗干热风,每一项特性都与最终的收成息息相关。
看似繁琐,实际却都是保障高产的基础。
选购种子时,如果能关注这些特性,无疑会为小麦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民朋友们,千万不要忽视选种的这个关键环节,辛勤的付出加上正确的选择,才会让我们的麦田在下一个收获季节里迎来满满的惊喜。
多花些心思在选种上,你会发现,这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通过关注这些细节,或许你会发现,丰收其实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