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4小时,冯德莱恩打来电话,希望中方和美国谈,中方把话挑明

恒南情情 2025-04-10 08:34:48

文|青茶

编辑|青茶

前言

4月8日下午,一通意义非凡的电话,打破了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所营造的紧张氛围。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致电中方高层,在这个关键时刻,中欧之间的对话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据《联合早报》报道,冯德莱恩在通话中,言辞恳切地呼吁中方,对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采取协商解决方案。这一表态,直白点说,就是希望中方能够与美方和谈,共同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

中美贸易争端风云

中美贸易争端,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2018年爆发以来,就持续占据着全球经济舞台的中心,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

特朗普政府高举“美国优先”的大旗,挥舞着关税大棒,对中国发起了一系列贸易制裁,让两国贸易关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无疑是这场贸易争端中的一颗重磅炸弹。

其出台的背景错综复杂,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面临着贸易逆差的困扰,据美方统计,2024年美国的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超过9180亿美元,这一数字犹如高悬在美国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美国政府如坐针毡。

特朗普政府将贸易逆差,归咎于全球贸易体系对美国的“不公平”,认为贸易伙伴通过高额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操纵汇率等手段,获取了对美贸易优势。

在这种认知下,他们坚信只有采取“对等”的贸易手段,才能扭转美国在贸易中的不利局面。

从具体内容来看,特朗普政府于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针对性的“对等”关税。

例如,中国面临34%的额外“对等关税”、欧盟为20%、日本为24%、韩国为25%、越南为46%、印度为26%等。

这些关税措施于4月5日和4月9日分阶段生效,涉及美国从全球进口的大量商品,涵盖了电子、机械、服装、农产品等多个领域,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一政策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让全球贸易体系面临着更深层的裂痕。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关税政策的调整,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全球贸易市场的连锁反应。

各国纷纷采取反制措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导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每年导致全球贸易损失超过1600亿美元,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企业的困境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受阻。

中方的坚定立场

面对冯德莱恩的呼吁,中方的态度始终如一,坚定而明确。

在这场贸易争端的风暴中,中方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坚守着自己的立场,不为外界的压力所动摇。

中方一直强调,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必须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坚实基础之上。

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基本原则和底线。

所谓平等,就是双方在谈判桌上拥有平等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颐指气使和居高临下;相互尊重,意味着尊重彼此的主权、发展利益和核心关切,不干涉对方内政,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谈判,才能达成真正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协议。

美国政府打着各种看似冠冕堂皇的幌子,如“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减少贸易逆差”等,对包括中欧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这种行为无疑是典型的经济霸凌。

它严重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损害了全球贸易秩序和各国的利益。

中方对这种行径表示坚决反对,并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

这些反制措施,既是中国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必要手段,也是对国际贸易秩序的有力捍卫。

中国深知,在这场贸易争端中,如果不坚决反击,就会让美国的霸凌行为得逞,导致国际贸易秩序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让更多国家遭受损失。

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强调的:

“中方与美方相关主管部门一直保持沟通。中方一贯主张,对于经贸领域的分歧和争议,中美双方应秉持积极合作的态度,通过平等对话、加强沟通,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但任何形式的沟通和磋商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威胁、要挟只会适得其反。”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清晰地传达了中方的立场和态度,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在贸易争端中坚定的决心和原则性。

欧盟的困境与幻想

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下,欧盟可谓是深受其害,处境艰难。欧盟一直以来都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济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却为了自身利益,不顾盟友关系,对欧盟发起了贸易攻击。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的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举措直接冲击了欧盟的相关产业。

据统计,欧盟每年因为特朗普关税计划而损失的钢铁出口量高达370万吨,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的困境,不得不削减产量、裁员应对。

在汽车领域,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对欧盟的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欧盟的汽车制造业发达,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汽车品牌在全球享有盛誉,汽车出口是欧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美国的关税政策,使得欧盟汽车在美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竞争力急剧下降,出口量锐减。

据美国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评估,美国对欧加征关税将令欧洲各大汽车商普遍承压,沃尔沃汽车和捷豹路虎,在短期内可能有高达20%以上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受影响,宝马和梅赛德斯约有10%的利润会受影响。

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欧盟内部意见分歧严重,难以形成统一而有力的应对策略。

部分成员国和行业协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呼吁采取谨慎克制的态度。

法国、爱尔兰和意大利等成员国以及酒类、农业和汽车等行业协会,担心报复性关税会损害本国消费者和公民的利益,进而影响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法国葡萄酒与烈酒出口商联合会报告显示,2024年法国向美国出口的葡萄酒和烈酒增长5%,达到38亿欧元,一旦欧盟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美国很可能会对法国葡萄酒进行反制,这将对法国的葡萄酒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意大利葡萄酒协会也表示,意大利对美出口葡萄酒价值19.3亿欧元,占其全球出口的24%,并能创造超过170亿欧元的附加值,他们希望能将葡萄酒等相关产品彻底剔除出反制清单。

这种分歧使得欧盟在应对美国关税问题上显得犹豫不决,行动迟缓,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力量。

欧盟委员会虽有意采取强硬立场,宣布将分两阶段对总额约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但在特朗普200%的关税威胁下,不得不宣布推迟关税生效时间。

这一举措不仅显示出欧盟在面对美国压力时的软弱,也让美国更加看清了欧盟内部的矛盾,从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其贸易霸凌政策。

从更深层次来看,欧盟对美国仍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其在贸易问题上表现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欧盟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对美国存在一定的依赖,这种依赖关系使得欧盟在面对美国的贸易攻击时,难以果断地采取行动。

欧盟部分政客天真地认为,通过与美国谈判、妥协,就能够避免贸易战的升级,维护自身的利益。

他们没有认清美国的本质,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决定了其在贸易问题上不会轻易做出让步,只会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当前的贸易形势下,欧盟与中方一道,共同捍卫多边贸易秩序,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中欧在贸易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2023年中欧双边贸易额突破7400亿欧元,这一庞大的数字彰显出双方贸易合作的强劲动力。

中欧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欧盟在高端制造、科技研发等领域优势显著。双方携手合作,不仅能够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还能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

结语

中美贸易争端的走向,不仅关乎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也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脉搏。

中方始终坚信,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加强沟通,才能找到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

同时中方也呼吁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

在这场贸易争端中,中方的立场和态度,不仅是对自身利益的捍卫,更是对全球贸易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坚守。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崎岖,中方都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0